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汉书·艺文志》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一局面(     
A.标志着学术下移已经完成B.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C.不利于学术文化走向繁荣D.助推诸侯争霸战争兴起
2024-01-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由此可知,通判的设置(     
A.增加了国家收入B.增强了军事实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升了行政效率
2024-0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相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重庆地区引进了玉米并得到广泛种植,巴县“半倚包谷为活,……其功实居稻麦之半”,长寿县百姓所产包谷可“代半岁之粮"。据此可知,上述地区引进和推广玉米(     
A.改变了饮食结构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加快了人口增长D.造成了水土严重流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和民族交融是重要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3)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如表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挖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B《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B.BC.CD.D
2023-10-13更新 | 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官员的职能:“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据此判断,这一官员最有可能是(       
A.秦朝的御史B.汉代的刺史C.魏晋的中正D.宋朝的通判
7 . 据《史记》记载,商代名相伊尹放逐暴虐乱德的商王太甲三年,直到太甲悔悟才归政于他;《周礼·小司寇》记载:西周自由民(国人)有议政的权利,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征询国人的意见,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迁都),三曰询立君(国君废立)。材料反映出(     
A.国人舆论影响国家大政B.君主专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约束D.原始民主传统约束皇权
2024-01-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记载,辽大安七年(1091年),彭汝砺使辽,见辽朝官员上朝情形:“殿其左,金冠紫袍而立者数百人,问之多豪酋;其右青紫而立者数十人。”这一记载反映了辽朝(     
A.对宋关系趋向缓和B.中央政权分崩离析
C.完全接受宋朝官制D.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2024-01-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B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这一变化反映出(       
A.王室权威荡然无存B.阶级矛盾逐渐缓和
C.宗法制已难以为继D.分封制在不断瓦解
2024-01-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宋朝农村中出现了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的专业户,专门经营蚕桑、茶、菜、漆、花、果、蔗等。嘉泰《吴兴志》说“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育蚕有致数百箔,兼工机织”;陈旉《农书》记载湖州农家“唯藉蚕办生事”。材料反映出(     
A.江浙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的趋向D.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
2024-01-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