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原始社会末期与阶级社会早期,我国出现了很多神话传说,其中有不少是家喻户晓的,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这些神话
A.是神话故事,不具史料价值B.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先民的历史
C.蕴含了中国先民的价值追求D.是神话故事,缺乏社会意义
2022-03-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思想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同属于人文学科,二者在学科内容上存在着交叉和互补,历史发展过程能够为政治观点结论提供有效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自思想政治必修一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每个阶段补充一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的历史史实。
(2)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有以下3本书可供选择,你将选择哪本书阅读,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写明选择书目,理由表述言之有理,清晰明确。)
(提示:选择理由可以从史料价值、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研究立场等任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①《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第二卷,1894-1949),金冲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该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金冲及编写,四卷本从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等重大事件,用详实的史料记述了20世纪中国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②《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刘统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该书是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的汇编,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为研究长征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③《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该书由西方知名学者撰写,叙述1912—1949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共产主义运动、国民党政权、中日战争、国共冲突等等,是一部代表西方学术观点、研究水平和趋势的历史专著。
2022-02-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649年,吐蕃松赞干布致书唐朝大臣长孙无忌:“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同时奉献金银珠宝15种,向唐太宗致祭。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  )
A.唐蕃初次修好B.唐蕃关系的发展
C.唐朝大臣擅权D.唐朝国力的兴衰
2023-01-10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重要特征。下列史料与阐释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阐释
A“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秦并天下,改命曰‘制’,令曰‘诏’,于是‘诏'兴焉”秦朝开始确立文书制度,并建立起文书传送系统
B“(唐)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凡制,敕施行,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公文统称)下诸州者,由都省(尚书省)以遣之”官方文书种类繁多,由三省共同签署并负责执行
C《大明律》规定;“凡增减官文书者,杖六十”“兄官文书稽(耽误)程者,一日吏典笞一十,三日加一等,罪止笞四十”以法律手段保证文书工作的正常进行,严惩擅改或延误
D雍正谕内阁:“是以令其密折具奏。及发与廷议有裁去本人姓名者,无非欲诸臣无所回护,直言无隐”官员上奏密折不必署名,体现决策机制的规范化
A.AB.BC.CD.D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对蜀的政治改造,是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公元前314年秦灭蜀之初,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用的政策。到秦昭王时,由于泰在蜀地成功地进行了土地制度变革,造就了大批拥护秦国政权的个体小农,从而争取到广大蜀人的支持,使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的时机臻于成熟,因而借口“蜀侯馆反”,诛之而国除。公元前311年,泰惠文王令张仪、张若修筑成都城池,将商业市肆集中到少城南部加以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很大的“成都市”,推动了蜀地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蜀地的工商业者也成为秦制的积极拥护者。秦对巴蜀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的改造,从根本上使巴蜀从原来的独立王国转变为统一王朝之内的郡县,“法令由一统”,成为以秦王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光荣之一员。

——摘编自段渝《论秦汉王朝对巴蜀的改造》

材料二   综观整个清代,四川地区在清朝经略西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境内的康区,“东起打箭炉之折多山,西至前藏之丹达山”,是四川的通藏要道。清人曾言:“本朝抚辑西藏,至于再,至于三,均由四川之打箭炉征兵入藏。”清朝在四川通藏要地储备粮饷,以随时应对西藏局势,清军入藏的军饷、驻藏官员俸禄和西藏僧俗官员津贴的供给,均由四川负责清代规定,达赖和班禅需要定期遣使进京朝贡,西藏使者进京时,四川地区有护送、查核和管理的职卖。总之,清朝对西藏的经略离不开四川在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现了作为朝廷直辖行省对于藩部地区的控制价值。

——邓涛《藩部经略与直省支撑—四川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对于蜀地的改造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四川在清朝经略西藏中发挥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四川地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2024-0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认为当时周成王仍未迁洛邑,但何尊的铭文开篇便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的记载。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这表明《史记》的记载明显错误B.这说明何尊的记载是杜撰的史实
C.历史的事实是周武王营建了洛阳D.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2024-01-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62年到1965年之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大幅增加。在此期间,中国从日本、奥地利、西德等国引入了价值数亿美元的设备。这一变化缘于(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中国与欧、日关系正常化
C.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D.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规定》,明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以下是重庆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与革命文化相关的部分名录。

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批次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第一批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并入)
第三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含渣滓洞、白公馆等)
第七批刘伯承故居
第七批聂荣臻故居
第七批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
第七批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
第七批重庆谈判旧址群
第八批张自忠将军墓

——根据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整理


请选择上表中的任意一个文物保护单位,说明其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理由。(要求: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
2022-06-04更新 | 28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山西陶寺遗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这(     
A.说明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证据
C.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D.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规制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