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
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2 . 下表为古籍中有关魏国修筑长城的相关记载。据表可知,这一时期长城的修筑服务于(       

著作

记载

《史记·秦本纪》

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为抵抗秦军入侵,魏国于公元前358年,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

《水经注》

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1年城成。次年又进一步扩建。虽然,此城在御秦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然秦魏边境一直战事连绵。
A.农业生产B.商业交往C.国家战略D.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成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A.文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B.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
C.先进文明强大的吸引力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2023-03-10更新 | 1118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6次组卷 | 5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策》中记载:“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这反映的是(     
A.禅让制的完善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6 . 唐代的魔术被称为“幻术”,是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胡”文化,《旧唐书·音乐志》中有“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的记载。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B.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流
C.唐代文化娱乐形式多样D.中国世界影响力达到全盛
7 . 据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六年(后改为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亦然”。这一记载(     
A.寄托了中日世代友好的愿望B.赞颂了盛唐的经济繁荣景象
C.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D.证明了佛教初步完成中国化
2023-05-10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这么一本古代科学著作,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它记载和总结了北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当时人们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该著作是
A.《授时历》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
9 . 西周金文中有不少“支子(庶子)不祭”原则的记载。但因社会变迁、家族繁衍迁徙及家族内部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支庶独立祭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血缘宗法原则未被遵守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C.尊宗敬祖思想发生动摇D.宗法制度存在张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金史》记载:“及来流、鸭水、铁骊鳌古之民皆附,东京既平,山西继定,内收辽、汉之降卒,外籍部族之健士,尝用辽人讹里野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谋克,汉人王六儿以诸州汉人六十五户为一谋克,王伯龙及高从祐等并领所部为一猛安。”可见,金朝猛安谋克制(  )
A.吸收了契丹人和汉族人参与
B.推动了女真族统一全国
C.保证了在军事斗争中的胜利
D.以契丹人和汉族人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