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64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中国古代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出身于东夷的郯子到鲁国,追溯自己的东夷祖先为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颛顼6位上古帝王。孔子听到郯子的做法时,对其做法高度认可。这表明当时(     
A.国家统一趋势出现B.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C.礼崩乐坏局面形成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2024-02-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隋书·经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转变(     
A.体现了少数民族汉化的趋势B.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C.彻底完成了鲜卑族的封建化D.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步伐
2023-03-0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我国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这种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农作物传入和推广B.区域分工的出现
C.政府对西南地区的开发D.自然环境的变迁
2022-07-08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五四运动之前,报刊内容大多为文言文,之后转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五四之前,报刊内容大多低俗毫无趣味,之后多为报道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新锐思想文化;同时很多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办报热潮中。大众传媒的这些变化(     
A.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B.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
C.彻底解决了国家出路的问题D.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4-02-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的搜刮、连年战争破坏。国内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不畅,物资奇缺,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在国民党长期通货膨胀政策下培养出的巨额投机资本,利用国家的经济困难,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从19494月至19502月,全国出现了4次大规模上涨风。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收效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摘编自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党和政府为应对物价上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担心”和“不必要担心”的内涵。
2024-02-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克林德碑》(1918.10)一文中,陈独秀认为,“何等可耻”的义和团事件过去会发生,将来也还会发生。他还分析道,是因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原因才造成了“义和拳大乱”“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迷信种种邪说的结晶”。同时,他已然开始强调清朝政府对义和团事件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妄自尊大的”“专制的”“旧党”利用义和团。

在《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1924.9)中,陈独秀认为:“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意义的义和团!”并指出,是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造就了义和团的顽旧、迷信和野蛮,而义和团是在“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中代表了民族的反抗,“这种反抗也是代表全民族的意识与利益”。

——摘编自王洁《从陈独秀论义和团看政治生态变化对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陈独秀从1918年到1924年对义和团运动看法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看法变化的时代背景。
2024-01-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造成材料中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商人掌握国家政权B.国家取消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的发展D.门第观念的变化
10 .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0世纪7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与美国结束长期对峙状态,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反映出新中国(     
A.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B.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C.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D.已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