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启动,一般是国家的内部因素和外部世界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诚如章开沅、罗福惠等专家指出的:“挑战来自外部,如何回应挑战则多取决于内部。而各种回应方式的效果如何, 又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消极的回应会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因素,积极的回应却能较多地抵制或克服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讨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状况,必须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着手。他们不同意中国“早期现代化迟滞或受挫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的观点,而同意“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动力在于内部”。

——摘自吴松弟等《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

当代学者对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道路有不同的阐释。概括当代学者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动因的观点并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

2024-03-21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春秋时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战国以后形成“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庶人可以通过工商致富,富贵不再合一。这种局面(     
A.导致士阶层丧失政治优势B.使得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C.有利于构建中央集权体制D.使工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024-03-21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承包制在国有企业中广泛推行。如图所示是1988-1990年中国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亏损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B.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C.市场经济体制举步维艰D.传统发展理念影响较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西周中期至晚期前端的百余年中,井氏家族成为赓续绵延的法官家族。周恭王时期,井氏家族的宗子井伯曾以审判团首席法官的身份处理裘卫诉邦君厉一案;传世的青铜器曶鼎铭文记录了井叔处理贵族曶与限之间争讼的案例。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被烙上宗族印记B.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C.审判权是诸侯的重要权力D.传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
2024-03-18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2月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周礼》记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

史料二

图中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着重标出了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钩”“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聚地。

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驻军图》

史料三《晋书·裴秀传》记载,裴秀曾提出制图六体:一为“分率”(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道路距离),四为“高下”(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坡度起伏),六为“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材料二   传说大禹铸九鼎,鼎上即有九州地图,称《山海图》。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步具有比例的概念,地图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种类为军事图和各国各地区图。

汉代的地图种类更多,出现了地形图、城市图、宫殿图等,涉及的地域也扩大到汉朝周边。

西晋裴秀提出了“制图六体”的理论,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图集。

隋唐时期的地图有了等高线的概念,有的还附有文字,记载了户口、赋税、山川等,形成了全国性的图经或图志,并成为朝廷制定和实施政令的依据。

南宋时期,印刷地图出现。

明代的地图《广舆图》开创了系统地使用图例和“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并经印刷而大量发行。

宋代至明代,各类航海图也相继出现。

明末时期,西方传教士将投影法、经纬度测量法带入中国。清朝政府在传教士的协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定,绘制了《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标志着中国传统制图技术达到顶峰。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2月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6 . 依照如图信息,可以得出(     
A.康雍乾年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
B.人口增长迅速,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C.外来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给养能力增强
D.人身依附关系加强,隐瞒人口现象严重
2024-03-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体现(     
A.地方官员以救灾名义趁机剥削灾民B.即时赈灾与发展生产并举
C.将稳定灾区的治安秩序作为当务之急D.将物质救济与救灾制度建立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唐代家具在装饰上崇尚富贵华丽,和谐悦目; 宋代家具在装饰上追求简洁工整、朴素淡雅的风格,用局部点缀代替大面积雕镂装饰,强调结构性装饰,在功能与形式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一变化表明(     
A.唐代经济比宋代更繁荣B.审美观念受新儒学影响
C.宋代抛弃了唐代的传统D.宋代手工业发展到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烟草传入后,广泛种植,在引种较早的赣南地区,烟草很快就成为当地“无人不食”的“必需之物”。由此可见,特产作物的种植(     
A.引发了传统风俗的变动B.促进了经济结构变革
C.推动了区域间长途贩运D.颠覆了传统的义利观
2024-03-05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9年4月1日至5月1日,北京《晨报》刊载了陈溥贤的一系列文章,《近代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指出《资本论》是“不朽名著”;《各国要承认列宁政府了》解释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真实含义;《人类三大基本权利》指出生存权、劳动权、劳动全收权是“人类三大基本权利”。这些论述(     
A.指导了上海工人罢工斗争B.实践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C.启发了中国人民思想觉悟D.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