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86次组卷 | 56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为吠亩之勤”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筒车B.牛耕C.耧车D.机耕
2024-03-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至于孝式,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时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后同得进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班固《汉书·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和二,能反映出汉武帝在位时施行了哪些政策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独尊儒术       ②内外朝制       ③设西域都护府       ④设河西四郡          ⑤推恩令
(2)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还有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
2023-11-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日,在德不在鼎。”楚子问鼎,意在(     
A.请教制鼎技术B.考察周朝疆域C.窥伺周朝政权D.彰显效忠之心
2023-11-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普的口述证言(如图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1218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书》(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节录


材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19371227日书信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并家又一19371222日日记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160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材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自朱成山《19981999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其中包括19981999年间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60年。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1938年初在此掩埋。

材料六   (美)张纯如著,杨夏鸣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7年)

《南京浩劫》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Chang,19682004)著,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
问题
(1)请设定一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①按史料呈现形式/类型进行分类
文献史料:____实物史料:____口述史料:____
②按史料价值进行分类
原始史料:____非原始史料:____
③按所处立场分类
受害者(中方):____施暴者(日方):____旁观者(第三方):____
(2)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能否相互印证?阐述理由。
(3)上述材料中,能直接回击“质疑30万遇难人数”的是哪一则材料?阐述理由。
2023-09-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经济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列标志性生产工具与其应用时代对应准确的是( )。(双选,多选或少选)
A.木、石——西周时期B.牛耕与青铜农具——东周时期
C.铁制农具——两汉时期D.长直辕犁——晚唐时期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2.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孟子描绘的景象反映出此时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发展,历朝历代对于经济的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
3.秦汉时期,王朝中央政府对待民间工商业的主流态度是(   )。(单选)
A.支持鼓励B.放任自由C.抑制打击D.严令杜绝

记载南朝宋时期的史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如下的描述

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注:关门),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半,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注: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项,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注:即鄠县与杜陵,是汉唐时代靠近首都长安的近畿之地)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列传卷五十四》

4.请依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况,并分析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5.如图是唐岭南道广州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此文物反映了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是____,规定成年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____代役,在保证农民有充分生产时间的同时,也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到晚唐时,该制度被杨炎所提出的____所取代。
2023-12-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题号史实材料历史推论判断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1    
(2)中国古代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秦朝末年政局的动荡。    2    
(3)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3    
(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这一措施的实施,引发了王国的叛乱。    4    
(5)《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5    
2023-11-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吴王濞、胶西王印、楚王戊……皆举兵反(汉景帝)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

——《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在七国之乱业已平定后,汉武帝依“计”巩固统治,推测其原因何在?
2.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还有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_____
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

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经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3.请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①三次大规模战争的对手是_______
②西域是指现在的_______
③“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西汉的都城_______
2022-11-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光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所反映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0 .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万邦林立
2022-10-11更新 | 7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