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民族文化与历史之生命与精神,皆由其民族所处特殊之环境、所遭特殊之问题、所用特殊之努力、所得特殊之成绩,而成一种特殊之机构。一民族所自有之政治制度,亦包融于其民族之全部文化机构中而自有其历史性。所谓“历史性”者,正谓其依事实上问题之继续而演进。问题则依地域、人事种种实际情况而各异。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视角或整体予以论述。   (要求:视角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距今约4000年的陶寺遗址(山西)大墓中,发现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用以表明等级身份或祭祀的玉琮和玉璧,还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玉饰,以及来自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制酒器、棺椁制度等。据此可推知(     
A.陶寺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交通发达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流
C.中原地区文化受周边文化的影响D.长江流域文明水平超过黄河流域
3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营工业进入兴盛期,境内设立的新厂越来越多。以棉纺织业为例,1914年全国拥有100多万纱锭,1925年这一数字增至400万以上,11年的时间增加了近3倍。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工业发展结构呈现不均衡性B.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拓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苏州地区的昆曲演出呈现显著变化,达官贵人的“家班”逐渐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引发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市民生活丰富C.社会秩序稳定D.文化积淀深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代,范宽的画作《溪山行旅图》中的雨点皴和刮铁皴(“皴”指的是中国画中对山石树木的一种表现技法)完美地表现了黄土高原“土石不分”的自然现象;韩若拙画鸟,自嘴至尾皆有名称,并规定羽毛数目;李嵩《花蓝图》中的各色鲜花花瓣的花蕊、细芯清晰可见,连花篮竹篾的各种织纹都一丝不苟。这体现出宋代(     
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得到显现B.艺术摆脱了传统风格束缚
C.文人对意境和笔墨情趣的追求D.理学思想影响了绘画创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54年7月,陈云强调除粮食、油料等物资特殊规定限量出口外,其他物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市场的销售应服从出口的需要。这一思想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     
A.保障民生发展B.开拓国际市场
C.破除经济封锁D.推进国家建设
2024-05-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7 . 在20世纪的亚洲觉醒中,1911年发生在中国的辛亥革命意义重大,其意义主要在于(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B.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2024-05-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北宋时期的植物谱录中,对花卉的分级定品主要包括以花卉自然性状为基准和以人间社会等级相比附两种路径。发展到南宋时,道德因素一跃成为评判花卉等级的首要原则。植物谱录中所记载的草木同样被纳入注重“韵”“格”“品”的道德体系中,并业已形成完备的等级序列。南宋对花卉草木分级定品标准的调整(     
A.表明文学世俗化倾向B.践行了格物致知的探求方法
C.深受理学发展的影响D.适应了社会主流价值的变革
2024-05-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9 . 魏晋时期,麦、菽(豆类)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江南地区的农作物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南北分裂局面结束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政府夏秋两季征税
10 . 《宋史·职官志》记载:“枢密掌兵籍、符,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这种制度设计有助于(     
A.澄清朝廷吏治B.分割宰相权力C.精简行政机构D.铲除割据基础
2024-04-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