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3 . 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说明了外交方向根本性转变
C.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的减弱
D.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
2017-04-15更新 | 6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据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等有关资料统计,从大沽炮台失陷的第二天到6月15日,清政府调京师、察哈尔、密云、热河、黑龙江、吉林等处兵勇共14900名。其中调赴通州一带防堵的9900名,调赴南苑防堵的4000名,调赴山海关防堵的1000名。据以上材料判断,此次布防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2016-11-27更新 | 58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7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6-11-27更新 | 183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B.《马关条约》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辛丑条约》签订
9 .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吨位
19281352290791117213482
19302792415447138247969
19323456577257178342211
19353895675173208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2015-11-10更新 | 24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高三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下表,表中年代一到年代二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中国进口外
国商品数量
(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
(单位:亿两)
中国新设工厂数
(单位:家)
英国德国
年代一9 6002 8001.6679
年代二4 90000.16132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