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中的数据变化主要说明宋朝(       
宋朝人口变化图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户口清查的成效显著
2023-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2 .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项目

工矿企业数

资本额

棉纺织厂

面粉厂

1901-1911年

约650家

1.4亿多元

11家

39家

1912-1919年

约1120家

2.85亿元

54家

176家

A.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轻工业发展速度快于重工业
C.面粉业发展速度快于棉纺织业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是1914年前后在中国农商部注册的工业公司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注册工业公司数注册资本总额
1914年8月前14641148205元
1914年8月至1920年272117434500元
A.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兴办实业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中国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
2023-12-27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北宋时期的赋税结构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农业税(方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①农业生产发展较缓慢                                 ②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③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④非农业税为重要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数据信息。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中信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B.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劳动力
C.此间国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大规模内部战争的爆发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的日益扩大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7 .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1949年后工业化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第二阶段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渐进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工业化进展迅速。
——摘编自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成就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分析英国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苏两国工业化建设的联系与区别。
(3)综上所述,归纳工业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是明代上海县人口数据变化
明代上海县人口
年份户数口数每户人口性比率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14,236532,803278,874253,9294.66109.8
永乐十年(1412年)100,924378,428199,781178,6473.75111.8
正德十五年(1520年)93,023260,821179,52481,2972.80220.8
隆庆六年(1572年)113,985192,967158,53234,4351.69460.4

——资料来源:万历十六年《上海县志》卷4

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动荡导致大量人口流亡B.人口结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C.人地矛盾尖锐抑制人口增长D.人口统计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2024-03-02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9 . 下表为1765-1789年英国对华贸易数据变化表(单位:银两)。它反映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急于在中国拓展贸易市场的动机是(     
年份输入中国之贸易额自中国输出之贸易额
1765~176911929151190619
1770~177414664662119058
1775~177912474711968771
1780~178413019312083346
1785~178936127635491508
A.掠夺中国原料B.扭转贸易逆差
C.倾销英国商品D.推进贸易自由
10 . 如表介绍了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13年1914年1918年1919年1920年
纱锭数量(枚)484192544780647570658748842894
织布机数量(台)19862310273638394139
A.欧洲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B.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C.民国初年重工业迅速发展D.封建经济的开始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