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0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单于,当时既有大单于台,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上述现象(     
A.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B.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助推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削弱了匈奴贵族的政治地位
2024-01-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内容是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在印度半岛的相关活动。由此可见,明朝(       

国家

概况

古里国

建碑亭,碑文中写道:“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成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柯枝国

赠予明成祖给柯枝国王的印诰,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山,并在山中刻石:“山之崭兮,海之深矣,勒此铭诗,相为始终”。
A.有效统辖印度半岛B.传播儒家文化观念
C.注重发展友好关系D.改变域外国家风俗
4 . 辽宋夏金近400年的对峙格局中,宋朝以据有“中土”、代后周政权之正统自居;辽圣宗专作《传国玺诗》宣扬“天子符瑞”尽归于辽;金太祖则诏告天下“今欲中外一统”。其间虽有争战,但“战”是统一之战,“和”是“君臣”“叔侄”之和。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族交融逐步消解民族差异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的根源
C.和平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D.政权并立中呈现出内聚性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毅元帅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D.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南宋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021-12-04更新 | 100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经常与百姓聊天说故事,写了诗就念给老婆婆听,如果听不懂就修改,直到老婆婆能够理解,他的诗被写在学校、画舫和庙宇的壁上。一位歌女曾对客人 说“你不要以为我只是个卖歌跳舞的女孩,我会背颂白居易的《长恨歌》呢!”这折射出
A.唐代诗歌呈世俗化趋势B.唐代社会文学底蕴较好
C.《长恨歌》一诗家喻户晓D.白居易田园诗人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020-02-22更新 | 176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郑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