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面为1918年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少年月刊》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应该注重“人的生活问题”——精神的与物质的,换句话说,就是惠样适应环境的问题。我以为“少年中国”的少年要有三种新生活;创造的生活;社会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若不彻底使一般人了解社会的生活之意义,永远不能达到民主主义的目的。这表明该学会认识到( )
A.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B.人的觉醒和社会改造的必要性
C.中国革命的最终目的是社会进步D.青年学生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洪秀全在分析“万国一家”的原则时说:“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饥溺,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这反映出洪秀全(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理性反思传统闭关锁国政策
C.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D.宗教思想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官佐从儒生中挑选,兵丁从朴实务农类人中挑选,官兵俱来自湖南省,以捍卫孔孟传统为使命。同时湘军的兵丁由官佐招募,兵丁对招募他们的官佐效忠;而官佐则矢志效忠曾国藩。这表明(       
A.儒生构成了湘军的主体力量B.中央政府的权威潜藏挑战
C.旧有兵制开启近代化的转型D.太平天国动摇清廷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统计,宋朝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与唐朝显著不同。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观念或贵进士,或求资财,至于族望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上述变化说明宋代(     
A.社会等级制度逐步瓦解B.平民社会色彩开始显现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5 . “国人”是居住在城郭和郊区的民众,是最底阶层的贵族,“野人”是居住在农村中的平民。西周时期“国人”能够“执干戈以卫社稷”,而“野人”没有资格当兵。春秋中后期,“野人”获得当兵资格。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华夏认同观念产生B.铁犁牛耕广泛应用
C.分封宗法制度瓦解D.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2年,康有为在《辩革命书》中指出,满族或蒙古族“皆吾同种”;梁启超提倡要摒弃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并首创“中华民族”一词。这(     
A.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开展B.意在抨击同盟会的反清革命主张
C.表明当前已不再聚焦于满汉矛盾D.体现了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2年,一位外地来沪的游客,对上海人流行怀表的时尚感到新奇,他作竹枝词描绘这一情景道:“腰悬小表转金轮,巧比铜壶刻漏真。相约只凭钟几点,不劳子午标时辰”。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奢靡之风受到推崇B.钟表得到普及使用
C.城市商业发展迅速D.传统陋习面临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考古学家将河南省洛阳市苏羊遗址出土的遗物按照器形、纹饰、质地等特征分为三期:第一期属于仰韶文化;第二期属于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第三期属于龙山文化。据此可知(     
A.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而统一
C.南北文化间存在交流与碰撞D.中国社会已进入文明时代
2024-05-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1880年初,清廷再起武力收回伊犁的呼声。3月,李鸿章上《请拨海防经费折》,该折称:“西北一有催求,羽檄立至”,而建立海军“终因款不应手,多成画饼”。这反映出(     
A.部分士人具有成熟的边疆观念B.政治体制制约洋务运动的进程
C.清廷财政危机阻断了海防发展D.重塞防轻海防的传统观念存续
2024-05-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禹州是清代河南著名的药材市场,华北三大药市之一。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寓居禹州的各地药商推出代表,共同议定经营章程,建立十三帮会馆。这反映了(     
A.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B.商帮主导了商业秩序
C.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024-05-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