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5-19更新 | 513次组卷 | 3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唐朝中央政府在水陆交通线上设置驿站,官员凭信符可在此下榻休息,并可使用驿站的舟车马匹,驿站成为政府的常设机构。唐政府设置驿站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唐朝对全国的统治B.促进中外商旅贸易往来
C.方便政府增加财税收入D.便于政府官员执行公务
3 .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商人拒绝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十三行商人在伍秉鉴的带头下,不仅仅捐款,还帮助清朝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等。这反映出
A.民族自觉意识初步萌发B.鸦片战争涉及面较广泛
C.商人群体普遍舍利保国D.清朝战前准备比较全面
4 . 1971年2月,尼克松的年度外交政策报告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宣称美国已经“准备好(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与北京对话”。美国所谓的“国家利益”是
A.维护在联合国的地位B.缓和同社会主义的矛盾
C.联合中国以制衡苏联D.应对多极化带来的挑战
5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404次组卷 | 3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2022-02-04更新 | 209次组卷 | 4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统一前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官,也可率兵出征。秦统一后,“太尉掌武事”,同丞相一样,也是“金印紫绶”,两者地位相等。这一变化表明秦朝
A.加强了君主权力B.中央机构完善C.完成了全国统一D.重视发展军事
8 . 下图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A.“到敌人后方去”B.“攘外必先安内”
C.“对日寇最后一战”D.“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2021-10-12更新 | 446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