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6 道试题
1 . “先发后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世界,却在近代落后于历史潮流,值得深思。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城市风貌出现在。
A.7-8世纪   B.11-12世纪
C.15-16世纪   D.17-18世纪
(2)该城市位于今天中国何处?在下图中确定其大致的地理位置。
A.1   B.2   C.3   D.4

(3)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为证明该观点,某同学梳理了宋朝相关历史。请帮助他,将梳理的典型史实填入表格相应空格中。(用字母表示)
A.儒学复兴B.经济重心南移C.崇文抑武D.三大发明成熟
E.佛道流行F.江南初步开发G.儒学独尊H.西学之风渐盛
宋朝年间典型史实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持续发展:①____等
政治稳定实行②____政策:中央集权加强
民族融合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深
文化昌盛宋词繁荣、③____、④____

材料二   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东方西方
经济____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开疆拓土版图奠定: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逐渐确立____
思想文化理学主导,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历经文艺复兴、____等洗礼,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隔绝____
总体趋势逐渐落后以致挨打逐步迈向现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下表是《求是》杂志2004年19期登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表。表格内容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指标单位1952 年1978 年1989 年1997 年2003 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793 62416 90974 463116 898
第一产业亿元3431 0184 22814 21117 092
第二产业亿元1421 7457 27837 22361 131
第三产业亿元1948615 40323 02938 6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4 41024 94155 118

A.计划经济建设成就突出B.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C.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D.市场经济的潜力无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某省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所)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中学高等学校小学中学高等学校
194927 47666411933.891.77
199834 4804 635303(含两所
民办高校)
951571.551.4

据表格中的数据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4 . 下表是1837-1838年中英贸易情况,由表格可知英国进行鸦片贸易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国对英贸易
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总值出(+)入(-)情况
1837.7-1838.6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

A.扭转贸易逆差B.丰富商品种类
C.满足中国需求D.制造开战借口
5 .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下表所示。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据表格可知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
及一般市民
学生资本家
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
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
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
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

A.我国的工业化落后局面彻底改变B.西部地区的三大改造不彻底
C.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所示是某同学参与班级组织的“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人物”论坛所准备的展示表格。据此可知,他评说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西北:三征噶尔丹北方:保卫雅克萨,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京城:除鳌拜,加强皇权东南: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及华南:平定三藩之乱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
2022-03-1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表格内容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记述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唐朝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B.受到儒学的批判C.呈现本土化D.日趋世俗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关键词(节选)

时间关键词
1949-1956土地改革法、征收公粮、互助组、农业合作化
1958-1976以粮为纲、人民公社、农村纠“左”、调整、农业学大寨、发展农村副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8-1986包产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2004-2021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表格中选取一个阶段,并概述与评价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取的阶段,对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逻辑严谨。)
2022-03-09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厦门的鼓浪屿在近代逐步沦为列强的公共租界,其遭遇成为近代列强全面入侵中国的缩影。为了反击列强侵略,鼓浪屿人民开展了种种抵抗斗争。(见下表)

沉沦抗争
时间事件背景时间事件抗争方式
1842年之后
鼓浪屿地区,外国侨民大量涌入,洋商、洋货更是比比皆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1905年因美国虐待残害华工,鼓浪屿人民愤怒冲击美国领事馆,并割断其国旗旗绳。暴力斗争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以后,进一步提出对厦门的侵略要求。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923年著名华侨黄奕住筹资金30多万元,创办“商办厦门电话有限公司”,用以改变日本“川北公司”垄断鼓浪屿电话业务的现状。经济斗争
1901年清政府提出优先将鼓浪屿给美国人为租界,美国人并未独占,而是伙同列强共同策划了“鼓浪屿公共租界”事件。1929年林尔嘉是鼓浪屿地区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他在控诉海关税务司的案件中,先是陈述税务司的犯法事实,接着又提出税务司系中国雇佣官员,其所犯罪行当然适用中国法律。

——摘编自肖丽红《近乡情深:深挖地方史,开展“亲民”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摘编表述样式完成①、②两处表格内容的填写,并分析②处斗争方式出现的原因。
2022-02-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1-2022学年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表格为1950-198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从下表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看,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5055196616911.2
1960662071307319.7
1970829921442417.4
1980987051914019.4
A.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B.工业化政策的执行
C.“五年计划”的实施D.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2022-01-17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