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汉阳铁厂于1891年兴建,张之洞托人到英国购买设备,结果用买来的炼铁炉生产的钢轨,质太脆而不能用。1896年后,洋务派官员盛宣怀掌管汉阳铁厂,实行股份制改革,购买了世界最先进的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大量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落后状况有所改观。但严重依靠买进外国先进设备来维持运转,缺乏独立性和后续力。张之洞也采取措施培养自己的人才,却忽视了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为了“久据其利”和“傲我之无”,“凡有益于我之事彼必挠之”。一战后, 钢铁价格剧跌, 国内军阀混战,民国政府改变钢轨标准,到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

——摘编自夏冬《中国近代和现代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的得与失——汉阳铁厂和宝山钢铁总厂比较研究的启示》

材料三   “十一五”以来,重庆钢铁行业显著提升,2011年重庆钢铁工业产值达到743亿元,年均增长 24%,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年均增长24%;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涂镀板生产基地;重钢环保搬迁完成后装备水平跻身全国先进钢企行列。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国内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重庆市还肩负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加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化、农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这为重庆地区钢材消费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重视本地用钢需求 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业内人士谈重庆钢铁工业发展趋势》(2012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桑弘扬盐铁官营计划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停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一五以来重庆钢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下两幅漫画分别出自1947年10月《中国人民爱国自卫战争华东战场第一年画刊》和1948年《东北画报》。据此可知(     

A.土地改革激发革命和生产热情B.渡江战役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C.三大战役胜利使农民安居乐业D.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已经吹响
3 . 据《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记载,在浙江与上海的内河运输中,“小轮船除运载旅客外,还拖带货船,但运输的货物以上海过来的为多,从湖州到上海的极少,有时往往空船返航”。对该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繁荣B.内河航运加强东西部的联系
C.城乡交流促进民族工业产生D.新式交通便利工业品的销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77年4月起,经济学界先后组织了六次按劳分配研讨会。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明确批判了绝对平均主义、按政分配和按资格分配。这(     
A.说明按劳分配成为学界共识B.有利于分配体制变革
C.表明经济领域完成拨乱反正D.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2024-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西汉中期以前的墓葬多随葬鼎、壶等礼器;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则更多的是仓、灶、井、罐等生活实用器,鸡、鸭、犬、猪等家禽家畜俑。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统治者生活奢靡B.等级制度弱化C.儒学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发展
2024-05-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除了对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对于西方民主制度也进行了介绍,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介绍英国的国会制度时,指出“公会所(议会),分为爵房(上院)、乡绅房(下院),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勿论。”材料说明徐继畬(     
A.主张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B.学习西方长技进入实践阶段
C.倡导效仿西方的制度变革D.站在时代前沿反思君主专制
2024-05-07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一)-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活字印刷技术已成为主流B.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C.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D.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
2024-05-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8 . 如表所示是不同学者关于东晋与南朝政权的历史分析。据如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论述出处
东晋、南朝虽立国江左,然其庙堂卿相,要皆以过江中州人士及其后裔任之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晋之皇室及中州避乱南来之士大夫”与顾荣等江南名宗“戮力同心……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东晋南朝三百年的世局因此决定”陈寅恪《论东晋王导之功业》
南渡将近百年,侨人势力渐巩固,桓温、刘裕又相继立功,威声大振,于是侨人乃不复以南人为意,宋齐梁三朝皇室俱侨人,宋齐有一贯之政策,侨人握政权,摒南人于政治势力之外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A.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初步开发B.江南士族有意调和南北分歧
C.人口迁徙影响南方政权建设D.农牧文明交汇提升南方地位
9 .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邦”“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这表明(     
A.宗法观念瓦解B.国家制度成熟C.家国同构一体D.族群融合加强
2024-04-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四)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7年,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所以应该以美育代替宗教。据此可知,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A.反思新文化运动局限性B.对传统旧思想进行彻底批判
C.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