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时期,汲取了少数民族政权因强悍暴虐、迷信武力统治而迅速灭亡的教训,吸收了儒家以德为政的思想,缓和社会矛盾,特别重视社会救助。遭遇自然灾害时,孝文帝,多次派人到灾区视察灾情,询问百姓疾苦,开仓赈恤;对于鳏寡孤独以赐粟(或谷)帛为主,还有免除“杂徭”;对于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特别困难的病患专门设立医治场所,派专门的医师救护;还诏命“宜时访恤,以拯穷废”。孝文帝的这些社会救助措施确实缓解了人民疾苦,稳定了社会秩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后世君主的恤民思想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文涛《北魏孝文帝时代社会救助试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时期重视社会救助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1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举义时,他向滇军将士泣血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1916316日,蔡锷令右翼赵又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攻;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渠坝驿沿叙永河向纳溪正面佯攻,朱德、张煦两支队从侧翼向兰田坝迂回前进,阻击泸州援纳之敌,刘存厚师进窥牛滚场,威胁江安守敌,掩护主力攻纳。17日,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朱德一路甚至挺进到距泸州仅几公里的地方。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

——摘编自白寿彝《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近代前编》


(1)根据材料,指出蔡锷在护国战争中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2021-03-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缅甸战场上,以中国驻印军为主,另有部分美、英、印军队的盟军正在反攻缅北。中国军队于85日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19444月至12月,日本大规模进攻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打通了平汉铁路、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贯通了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运输线,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60余万,丧失4个省会、146座城市、2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作家叶圣陶写道:“至于我国之不振,不能推言积弱,政治之不善实为主因”,“谋国者之不臧,坐失抗战之良机,贻民众以祸害。”同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经过山西、河南、湖北,直插湖南,从背后向南下的日军发起进攻。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4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局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相知”,更是“相亲”的。古老文明的智慧更可以照鉴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但塔顶是至高无上、独揽大权的皇帝。罗马帝国的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皇帝控制了行省主要官员的任命,对行省监督也趋于严格。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1)据材料一概括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
(2)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
2021-05-15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政府成立之初,由于政府内部各项基础设施和各项方针政策亟待完善,仍然承袭了北京政府时期的烟酒公卖制度。政府稳定之后,在统一集中的财政方针指导下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烟酒税改革条例和实施细则,对烟酒税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卷烟统税、洋酒类税、土烟土酒定额税、印花税以及牌照税六个部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遭到了商人的反对,同时反对洋税税率不公始终伴随着统税施行始终。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烟酒税中除土烟土酒之外,全部归于统税之中,国民政府形成了以关税、盐税、统税为中心的税收制度格局。该政策实施的范围有限以及各省的具体执行情况大不相同。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依赖决定了其无法自主制定烟酒税政策,也造成了地方收入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摘编自齐丹《国民政府时期的烟酒税改革(1927-193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初期烟酒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初期烟酒税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认为大学是培养硕学闳才的场所,教育应该是为受教育者本体着想的,要立于国民的位置。蔡元培先生革新北大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改变学生的观念。 教育学生在求学时要抱定宗旨,不将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大学不是养成入仕致富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而要求学生得真学问。致力于将学子培养成为具有高深学问的研究者和改造社会的中坚人物。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对于人之个性培养的作用,并以养成健全人格。提倡共和精神来概括教育培养的功能。

——摘引自孔祥光《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高校迁往大后方坚持办学。然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华北联大却挺进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坚持办学,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当时,华北联大学生生源的来源十分广泛,他们的政治素质、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华北联大十分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学校设立了政治指导处,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院系设立政治指导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这些课程包括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革命史新民主主义论解放区建设等专题报告,比重约占全部课程的20%。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旧中国的教育和生活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摘编自王大广《华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历史贡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历史背景,概括蔡元培北大办学的核心理念。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北联合大学的办学方针与蔡元培北大办学方针的不同之处。据此分析中国共产党创办华北联合大学的历史意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庆历三年,仁宗启用范仲淹推行庆历革新,剑锋所及直指北宋整个官僚集团,革新终极目标是“法制有立,纲纪再振”。范仲淹要求谏官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坚守监察职责的道德,不惧权势,敢于牺牲;同时,希望朝廷能对谏官恩威并施,既要激励谏官与贪腐作斗争,又要防止谏官与不法臣僚勾结。此外,加强对官员的全面监察和考绩,对官员的监察上,多途并举,注重发挥台谏监察功能,对“诸道知州、同判,毫者、懦者、贪者、虐者、轻而无法者、堕而无政者,几皆可奏降”。鼓励官民上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对官员的考绩作为官员监察的一个重要手段,范仲淹建议京朝官需要延长京官的勘磨年限,从而压缩京城中冗官的数量,提升了官员德、才素质,为北宋的政治舞台吹进了一丝奋进的微风。

——摘编自杨永亮《范仲淹政治变革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仲淹推行庆历革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庆历革新中监督官员的措施。
2021-05-0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它是学失败了,这同前面所说的是不是自相矛盾?不是。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

——摘编自雷颐《“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材料二   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这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然而仿效俄国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于是,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革命”的名称,指出这场革命的性质并概括判断它“失败”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27年的失败”的表现,概括“这条道路”的内涵并分析它能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源。
2021-04-21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并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后,美国政府坚树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的计划,“联合国军”加强了一线作战力量,使在前线地面作战队增至5个军共13个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计22万余人。志愿军方面,彭德怀在第一次战役后出了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知敌再迸,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并依此作了迎敌再犯的部署。同时,中央军委决定增调第9兵团入朝作战,志愿军军总兵力达到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

1950117目至1224日,在朝北部的清川江和长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之下,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此役,志愿军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绿江边打回三八线,共伤俘故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并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载甲车200余辆,获飞机6架。美国《纽约先论坛报》称其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境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著《抗美援朝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它主要是对重要文献的分类编排与汇辑,它的主要用途是仕途举子学习和参考之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却没能收录其中。作为一部丛书,延续了自晋、隋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编纂《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也销毁和删改旧书图书3100多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汇集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等160余位作者的智慧结晶。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表:

撰写人涉及学科条目代表作
伏尔泰历史学、哲学历史、智慧
孟德斯鸠哲学情趣(品味)
卢梭政治经济学、美学音乐
霍尔巴赫政治经济学、化学、宗教史、自然史
达朗贝尔前言、数学、物理学日内瓦
迪德拉美学、农学、手工艺、政治学、哲学艺术、农业、手工业者、钢、自然法、爱真理者、政治权威

——摘编林硕《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法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书编纂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书的编纂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书所透视出的中法文化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