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2021-06-08更新 | 13465次组卷 | 9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
2021-06-09更新 | 7755次组卷 | 79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92次组卷 | 66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07-12更新 | 9440次组卷 | 12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2021-01-09更新 | 6507次组卷 | 70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021-06-15更新 | 5719次组卷 | 70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2020-07-11更新 | 8093次组卷 | 11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此时强调经济工作意在
A.进行经济结构调整B.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D.为军事斗争做准备
2021-09-28更新 | 4871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31次组卷 | 162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2020-07-12更新 | 6773次组卷 | 9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