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唐代(618年-907年),封建制经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此已进入繁荣阶段,而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民族交融之后,封建政权更显得朝气蓬勃,富有生机。在平凡的中外交往过程中,唐朝不仅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取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而且无私地把自己的文化奉献给世界。唐代中外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开放精神和友好特性,不仅在古代中外交往史上具有典型性,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编自方亚光《从中外交往看唐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唐代中国的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现的拥有石磨盘、石磨棒(如图所示是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90余处,其中只有石磨盘的有20处,只有石磨棒的有18处,盘棒同时发现的有52处。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磨制石器开始取代打制石器
C.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原始手工业已成独立的部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创办了诸多新式学堂,如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张之洞创办的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年)曾国荃奏设的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与此同时,水雷、鱼雷诸学堂也相应成立。这说明当时(     
A.统治阶层重视国防建设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崩溃
C.海军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洋务运动扩展到文化领域
2023-05-14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笔记中存有大量记载吐蕃与宋王朝之间最重要的贸易即"茶马互市"的内容。如关于“茶马互市”的交易商品,宋代笔记明确记载当时主要以蜀地的名山茶与吐蕃进行交易,“雅州名山茶为羌人贵重,可令熙河兰湟路以名山茶易马,恪遵神考之训,不得他用”。关于战马,宋代笔记明确记载北宋的战马主要来自与西部吐蕃的茶马贸易,有宋一代,西部吐蕃地区一直为宋朝战马的主要供应地,并专门在秦州设置茶马司分管茶马贸易。除茶马贸易之外,西部吐蕃地区的大量土特产也纷纷进入内地,“秦风一路与西蕃诸国连接,蕃中货物四流,而归于我者不知几百千万”,大量民族市场应运而生。宋朝还特地在陕西为吐蕃设置驿站,“置陕西州县特置驿,谓之哨家位,岁贡奉不绝”。此外,宋代笔记中吐蕃经济文献还提供了从经济方面解读宋朝与吐蕃熙河之役的重要参考资料。

——摘编自齐德舜《宋代笔记吐蕃经济文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与吐蕃关系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与吐蕃交往的经济意义。
2023-05-0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秦汉时期,虽然国家政权能够动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推行社会治理,但在学术上寻求专制王权合法性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着,直至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将皇权的合法性追溯到无所不能的“上天”那里。董仲舒的这一理念(     
A.体现了儒学的思辨色彩B.指导了国家的有效治理
C.拓展了法律的实践范围D.迎合了君权强化的趋势
2023-05-0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表为郑和下西洋过程中记录的印度洋沿岸各国货币使用情况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印度洋沿岸地区(        
第一种金币名称为底那儿(首先由公元前268年罗马发行)吧南(出自印度的柯枝国和古里国)
第二种银币名称有答儿倘伽(波斯钱币的音译)
第三种铜币名称有中国铜钱(来自爪哇、旧港等地)和甫噜斯(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亚丁所用,是1252年佛罗伦萨铸造的)等
第四种锡币名称有加失(苏门答腊地区使用)一种

A.存在多元文明的融汇现象B.成为全球贸易的中枢
C.是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地D.各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2023-05-02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元世祖统治的前中期,陕西四川行省、云南行省等,与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其他行省不同,它们有较为稳定的统辖区,都位于中书省直属的腹里以外,且设置时间也比较长。这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被解决B.行省向地方最高机构转化的趋势
C.部分行省摆脱了中书省的管辖D.行省逐步丧失了处理军政的职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某学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关于唐朝的观点。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唐朝 (        
第一,唐王朝曾经的辉煌给了民众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大部分唐朝人支持唐政府的平叛行动
第二,唐王朝掌控着富庶的东南地区和相对安定的西南后方
第三,叛军残忍暴虑,加之叛军高层内讧严重,力量分化,不注重巩固自身统治
A.政府疲于应对藩镇割据的原因B.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C.政府能够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D.地方叛乱得到迅速镇压的原因
2023-05-01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在全社会投资中,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占81.8%,集体单位和城乡个人投资占比分别为5%和13%;1985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比重下降为66%,集体单位和城乡个人占比分别上升到12%和21%,即已占1/3。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我国(       
A.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B.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
C.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D.国有企业改革趋于停滞
10 . 1922年,胡适就中西哲学的结合问题,提出要使中国哲学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得到解放。这种解放,不能只依靠大批西方哲学的输入来实现,而只能让儒学回到本来的地位。这表明胡适(       
A.试图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主张客观地研究古代历史
C.为新思想提供理论依据D.以理性精神审视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