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聊城重修山陕会馆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A.国内统一市场形成B.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D.工商市镇异军突起
2 . 黄宗羲指出:“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也!”据此可知,黄宗羲(     
A.主张大力发展社会教育B.肯定了道家的特殊地位
C.反思了理学思想的弊端D.强调了“经世致用”思想
3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区分天下公欲与个人私欲的基础上,认为统治者要以民众的公欲来作为天理,而不能将其私欲加在天下人身上,强调要足民之欲。这一观点(     
A.反映了资产阶级诉求B.与民本思想相契合
C.肯定了儒家纲常伦理D.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主要抗日文献。这说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
时间文献
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2年4月《对日战争宣言》
1933年1月“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抗日统一战线
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12月《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一直把日本帝国主义作为主要敌人
B.始终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C.为民族大义与国民党既斗争又团结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开辟敌后战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学者提出“满天星斗”的观点,即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中原文明只是其中之一,并非众文明的核心;也有学者提出“重瓣花朵”的观点,认为早期中华文明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其外围还分布着众多文明。对这些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仍需进一步地研究
②早期中华文明多样性显著,总体上呈现“多元一体”的局面
③中原文明在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领先地位遭到质疑
④形象化的比拟是一种描述史前历史的重要学术手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15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北洋政府是清朝灭亡后,第一个得到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最符合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8年)的中国发展状况的一组关键词是
A.政治安定工业发展思想解放门户开放
B.政治动荡工业萧条思想禁锢闭关自守
C.政治动荡工业发展思想解放门户开放
D.政治动荡工业萧条思想解放闭关自守
2022-05-14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981至1987年间,中国城乡居民的银行存款都有大幅度增加,但就增长的速度而言,1984年前农村高于城市,而1984年以后城市高于农村。造成这种增长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制活力衰退B.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异较大
C.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唐代李郢在进士及第前,曾在杭州与人争聘邻家女子,在门第和财礼都不能定夺的情况下,女方便“请各赋一篇,以定胜负”。结果李郢以诗赋标格胜出,成为邻氏的佳婿。这表明唐代
A.社会阶层流动加速B.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门第观念已经消除D.选官制度产生变动
2022-04-15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所示为1958年的宣传画《一切劳动都光荣》。该作品
A.倡导了积极建设国家的社会风尚B.再现了经济领域的生产跃进场景
C.反映了“双百”方针的丰硕成果D.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4年9月15日,清军主帅叶志超下令清军放弃平壤北撤。在相关当事人的公文报告和私人回忆中都提到,当天叶志超曾召集诸将,提出“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不如暂弃平壤”,众将未提出异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战败源于清王朝的腐朽B.叶志超对战败负有完全责任
C.清军将领谎报军情逃避罪责D.清政府陆海军协同对日作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