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宋初,由皇帝直接颁布并不经过中书门下审议的“内降”诏令较少,仁宗、神宗时期“内降”激增。徽宗明诏,“中外官司辄敢申明冲改御笔处分者,以大不恭(十恶罪之一)论”,有司“但奉行御笔而已”。这(     
A.体现了二府三司体制的崩溃B.埋下了北宋覆亡的隐患
C.克服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D.表明了相权结构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如表可知,近代仁人志士认为制度变革的最初使命是(     
人物著作、报刊观点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者?”
梁启超《立宪法议》“中国究竞必与地球文明国同归于立宪,无可疑也。”
张謇《张謇存稿》“(宪法)亦以为非此不可救亡也。”

《东方杂志》“故其国,君民合德,上下一心,国乌得而不富强。

《大公报》“而横览全球,凡称富强之国,非立宪,即共和。
A.依法治国B.完善法制体系C.立宪强国D.实行民主共和
2023-11-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月令”是华夏先民对自然长期观察和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西汉《四时月令诏条》中有“禁止伐木”“毋杀孩虫”“毋麑(幼兽)”“毋卵”“毋焚山林”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B.佛教思想的影响
C.用养结合的生态观念D.尊崇儒术的践行
2023-11-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男夫年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叛者,身得斩罪,妻、子仍流二千里。若唯有妻及子年十五以下合赎,妇人不可独流,须依留住之法,加杖、居作……在室之女,不在配限”;“造畜者虽会赦,并同居家口及教令人,亦流三千里。(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无家口同流者,放免)”。

——《唐律疏议》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有其地位和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的讲话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为主题进行分析阐述。(要求:论题应围绕主题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的严重,大声疾呼海防以退敌御侮,萌发了建立外海水军的光辉思想。这一思想并没有被当时清朝统治者采纳……1888年,清廷批准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一些重要的海军学堂也相继开办。台湾巡抚刘铭传在新加坡设立了招商局,积极经营台湾航运,铺设从台湾至大陆的海底电缆。

相对于西方争夺海上霸权的海权理论,“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鲜叨的中国特色。从明代“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到新时代海防,体现了一脉相承的传统话语体系特质。现代海防的内涵更丰富,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海防力量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海防力量在维护国家海防安全时承担着其他军兵种所不能承担的相应任务。

——摘编自高新生《试论新时代海防观及现代海防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以来海防思想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海防思想发展的意义。
2023-11-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我国且实际施工的150项工程的空间分布如表。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黑龙




内蒙

西

西




西




数量24221041055154431248641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近代工业的畸形布局得到改善
C.城市区域分布均衡合理D.“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得以落实
7 . 如表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这反映了(     

1933年种植面积1934年种植面积增长率
麦子35075担田70078担田99.79%
油菜38690担田71002担田83.51%
胡豆等6940担田10252担田47.72%
A.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生产力B.农民为支援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苏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D.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万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自汉以来,(贵州)代多羁縻,未有若我国家收之幅员之内,一视之而树之屏者,……今日之黔,东则楚,西则滇,北则川,南则粤,是腹心而喉咽也。……帝王何乐与远夷区区争一顺逆者?可以长思矣。”据此可知,明初贵州建省意在(     
A.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B.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
C.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D.适时调整基层治理手段
2023-11-17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掀起厉行节约的运动。一切部门都要坚决削减那些可以削减的,可以推迟的,或可办可不办的事业拨款;有计划地坚决地精减冗员,节约支出;动员党政军民特别是农民注意节约粮食。这一时期开展的厉行节约运动(       
A.不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B.是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C.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恢复
2023-11-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这一过程体现了(     
伯(排行)→伯(获得官职)→伯(爵称)
A.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C.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D.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主
2023-11-06更新 | 421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