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5 道试题
1 . 下面为明代内阁政治地位演变示意图。明代内阁地位的变化说明(       
A.六部变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日益激化
C.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D.皇权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强化
2 . 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察举制B.十三州(部)刺史C.推恩令D.盐铁官营制度
2024-02-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唐制,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举行,只限无官位的平民参与;制科无定期,有官职者也可参与。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种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明经科主要考查帖经,覆盖经书若干字,令其填空,重在记诵。进士科主要考时务、帖经、杂文,难度大,录取不易。唐代应试者主要是中央官学的学生和地方投牒自考者。正式考试每年十月在礼部举行,科举及第后只是取得了入仕资格,真正获得官职还需要参加礼部的专门铨试。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代察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代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的不同之处。
2024-0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B.认为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C.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D.试图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2024-01-11更新 | 62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A.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清时期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就有21次。史料记载: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上述史料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D.义和团运动
2023-12-24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下图所示为公元前186年西汉政府颁行的授田律文(部分)。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关内侯九十五顷,大庶长九十顷,驷车庶长八十八顷,大上造八十六顷……大夫五顷,不更四顷(     

关内侯九十五顷,大庶长九十顷,驷车庶长八十八顷,大上造八十六顷......大夫五顷,不更四顷,簪袅三顷,上造二顷,公士一顷半,公卒、士五(伍)、庶人各一顷,司寇、隐官(二者为犯有轻罪的官员)各五十亩。不幸死者,令其后先择田,乃行其余。

A.土地兼并较为严重B.土地私有制尚未确立
C.军功爵制已经废除D.政府控制了大量土地
2023-12-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红楼梦》中记载薛蟠去南方做生意带回一箱“绸缎绫锦洋货”;王熙凤同样回忆“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红楼梦》中两段文字记载反映当时(     
A.域外经济的发展状况B.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写实求真的文学艺术D.东亚朝贡体系的辉煌
2023-12-0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建构的阶段,即“儒学社会”的阶段。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A.董仲舒主张尊崇儒术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023-1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构建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1)据史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表现及突出特点;
(2)据史料二、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汉朝在秦朝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改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产生的影响又是如何解决的?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作用。
2023-11-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