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9-08-14更新 | 74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6届湖北黄冈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2 . 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A.“满天星斗”的起源B.国家的初始形态
C.“宅兹中国”的涵义D.成熟文字的产生
3 . 《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然而这场和亲在官方撰修的史书上并无记载。20世纪90年代,新疆楼兰出土了一件平纹纬锦,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B.考古材料无法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
C.官方撰修史书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D.古代文献是认识历史最可靠的资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多年前的人工栽培碳化农作物。最新考古发现研究确认,上山遗址是中国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据此可知,上山文化遗址(     
A.有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B.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状况
C.证实粟是我国古老的农作物D.说明上山文化遗址已进入文明阶段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2021-11-09更新 | 133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6 . 如图是出土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的《礼宾图》壁画(局部)。作为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唐朝的(     
A.朋党之争B.对外交往C.赋税制度D.藩镇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7号辽墓出土了一副壁画——《童嬉图》,该壁画纵170厘米,横145厘米,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烹茶方式和程序。据图可知(     
A.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B.契丹族逐步封建化
C.种茶在辽国推广D.风俗画开始在北方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图1 制作蒸馍与烙饼        图2 食用烧烤食品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2019-10-14更新 | 34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图是考古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铁器,据此可以推断
A.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B.铁农具取代了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地位
C.战国时期的农具种类比春秋时期更多样
D.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了古代的顶峰
10 . 考古学家对下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

甲骨文中的“田”字
A.土地私有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均田制
D.初税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