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4 道试题
1 . “社”本义指土地神,社祭本起源于民间社群,但在分封制下,“社”变为贵族的保护神,主持社祭是贵族的专利;战国时期,立社、祭社又成为民众普遍参与的事情。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     
A.土地私有逐渐确立B.百家争鸣兴起
C.社会转型趋势明显D.重视社祭活动
2024-03-06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暨东北三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中国北方与南方历代人才比重变化趋势图。该趋势(     

A.体现了南方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高B.反映了文化轴心与政治中心趋同
C.表明人才比重失衡贯穿始终D.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隋唐统治者推崇佛教D.佛教在中国传播受挫
2023-11-25更新 | 82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明代江南地区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和主要供给地。到了清朝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粮食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B.康乾盛世潜伏重大危机
C.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D.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
2024-03-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晚清《申报》招生广告的变化趋势(如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语言速成教育是教育机构发展的突出特点;第二阶段广告总量激增,实业教育、医学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进一步发展。上述变化反映了(       

A.广告日益主导教育的发展方向B.国民主要关注的是医学教育
C.向西方学习已经深入制度层次D.民族危机推动近代化的深入
6 . 据图1、图2可知,当时(       

图1   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A.传统政治体制焕发生机B.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变化
C.频繁战争阻碍社会进步D.统一封建国家趋势形成
7 . 下表反映了民国时期三个统计时段的民族工业平均增长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

1912—1920

1920—1936

1936—1949

增长率

13.4%

9.4%

5.6%

A.一战结束之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B.国民政府时期工业发展陷于停滞
C.民国时期经济呈现持续下滑趋势D.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影响经济发展

8 .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植花卉,被誉为“花乡”;苏州、杭州以丝织业闻名全国;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材料表明(     

A.赋税苛重影响经济发展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生产呈现专门化趋势
2024-03-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0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867~1935年中国机制棉纱进口量变化曲线(单位:海关担)。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19世纪中国机纱进口激增源于列强资本输出
B.清末新政时期中国机纱进口呈现上升趋势
C.一战前的中国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列强侵略
D.一战后的中国棉纱进口替代转型明显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