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1 道试题
1 .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这段日记反映的社会变革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民国初年D.北伐战争时期
2 . 下侧罗列某时期不同民族间通婚统计数据,可用于说明
A.商鞅变法的影响B.诸葛亮治蜀的成效
C.孝文帝改革的结果D.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作用
3 . “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文中的“公”指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4 . 据文献记载,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发生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021-08-09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2次组卷 | 83卷引用:上海市封浜高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6 . 周代实行分封制,各封国的贵族需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图1中的
A.①B.②C.③D.④
7 . 蒙古是明代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直接灭亡明朝的却是
A.努尔哈赤领导的大金B.皇太极建立的大清
C.多尔衮统帅的入关清军D.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
8 .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对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均主张“中体西用”B.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C.未能触及政治制度D.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2021-04-01更新 | 477次组卷 | 19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7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10 . 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维新变法C.五四运动D.新中国成立
2021-02-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