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统计: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一词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抛弃B.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C.清政府主动追随世界潮流D.清朝统治者内心依然唯我独尊
2020-04-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865年工部局年报统计职业人数表》,你认为当时上海租界的经济属于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
水手490工程师机械师83代理商掮客35制表商律师
商业助理366高级海员74会计师面包商摄影师
商人266旅馆业主44土木工程师潜水员
警员126印刷排字工人39医生煤气装配工
航运乘务员89领航员36药商乐师

A.手工业经济B.垄断经济C.工业经济D.商贸经济
2020-04-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除去历代人口数量变化以及各朝代历时长短的因素之外,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最直接的原因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科考制度的影响
D.思想控制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各省之间极不平衡。以下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3年对留日学生籍贯人数的统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江苏浙江广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17515410877346312

①地理上的方便
②近代沿海一带开放较早,人们观念相对先进
③沿海省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④近代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有更强烈的救国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11-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据资料统计,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9%、私营商业户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96.3%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手工业从业人员加入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实现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C.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已经在我国实现了基本的成功
D.资本主义工商业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2019-11-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6年高三5月质量监控(三模)历史试题
6 . 据国民政府中央研究所对22省农户的调查统计:1933年全家离村的农家共有1920746户,占报告各县总户数的8.9%。到1935年,举家外迁的已达59.1%。导致该时期农户举家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乡村B.境内战乱不断,农户背井离乡
C.改定新约成功,中国收回租借D.日本全面侵华,农户迁入后方
2020-05-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019-01-30更新 | 3442次组卷 | 78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数据中,最能说明“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论断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B.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C.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到92.2%D.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
9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3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时 间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约10万人约60万人约200万人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D.五四运动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