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6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A.儒学社会地位下降B.传统价值观念改变C.法家农战思想盛行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2023-11-24更新 | 412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河北卷)
2 . 下图为1885—1919年中国机器进口值(单位:海关两)变化趋势图。对这一趋势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主权丧失损害对外贸易B.欧洲列强加紧对华侵略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
2024-01-2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太祖编订《大诰》,宣布“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建文帝时下诏,官民犯罪一律“依《大明律》科断”,废除《大诰》。明成祖即位后为打击异己,恢复《大诰》,不久后又废止。《大诰》的兴废变化(     
A.印证了皇权高于一切B.说明了法治观念牢固
C.体现了中央集权重要D.反映了社会进步趋势
4 . 下表为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西德、苏联、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表。据此可知,中国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布局不断改善B.逐步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对外开放政策适时调整D.缩小了与世界大国的经济差距
2023-04-12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女娲最初只是南方各部落的创始神,而伏羲则是北方中原文化的历史符号,战国以前分别流行于南北方各地。在汉代,伏羲与女娲并举,或被演绎为兄弟、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成为文人诗赋、绢帛画像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汉代(     
A.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扩大B.文学艺术取得了辉煌成就
C.政治环境有利于文艺发展D.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的趋势
2023-02-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推广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小冰河期气温大幅度变冷D.西汉积极开拓疆域
2022-12-04更新 | 68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根据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分析,1950年至1952年之间,“帝国主义”的词汇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当时(     
A.“一边倒”方针被废止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C.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0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7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2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