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尽管具有强烈的折衷调和的守旧倾向,但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西文化之伦理型与知识型的基本特征”,评论的是
A.“中体西用”论
B.《天演论》
C.共和革命思潮
D.“德先生”与“赛先生”
2019-11-06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2 . 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概括发生在20世纪,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 . “共和其表,专制其里”可以用来概括下列哪一政权的特点?
A.俄国沙皇政府B.美国联邦政府
C.中国北洋政府D.日本明治政府
2020-03-0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之学新。”文中的“新”主要是指
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针砭社会时弊
C.注重经典考据
D.学习西方文化
5 .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B.深受霍布斯思想影响
C.与儒家民本思想内容一致
D.深受卢梭思想影响
2019-08-23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历史试题
6 . 对如图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三省职责不同,权限有别
B.皇帝是中央决策集团的中心
C.分权制衡,强化皇权
D.门下省是三省的中枢机构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对中国的不同政见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与这三种政见较一致的政治派别分别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洋务派、革命派、立宪派
C.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D.立宪派、革命派、维新派
2019-09-02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8 .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李鸿章对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概括
A.忽视了洋务派失误的影响
B.涉及制度与人事等多方面
C.没有触及失败的根本原因
D.突出了自己领导失职之责
9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董仲舒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
A.“天理一体”
B.“君权神授”
C.“三纲五常”
D.“大一统”
10 . “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是后人对秦汉、隋唐制度的基本概括。这里的“制”和“规”是指
A.封邦建国;三公九卿和科举制
B.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C.封邦建国和礼乐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推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