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2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4届天津南开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3 . 顾炎武在 《日知录》中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来,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唐宋这一变化最 合理的解释是
A.宋代与大唐相比,国力渐趋衰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财政困窘
C.宋代不重视城市建设,规划性差D.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皇帝威势凸显
4 . 如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5 . 如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据此可知
A.古代中国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
B.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C.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近代科技超越
D.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体现了由领先到落后西方的趋势
2020-03-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在线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2019-10-13更新 | 753次组卷 | 4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023-01-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15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关于我国自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演变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相权,加强皇权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C.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D.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9 . 依据佛经绘制之画是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图1、图2所示壁面形成于北朝时期。据此可知
A.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逐渐融合B.“三教合一”趋势开始出现
C.儒学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D.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
10 .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将“饮酒至酣”注释为“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注释为“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学术思想适应时代转型B.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C.科举改革影响书籍出版D.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2020-12-23更新 | 179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