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威,对地方的治理是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学习小组做了如下表格,请将中央治理地方的制度与其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商代西周时期秦代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唐中后期

地方治理制度

所处时代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利用金字塔型结构加强对地方统治
郡县与分封在地方并行,皇帝分封功臣或同姓贵族为诸侯王
内外服制,区别管理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与其他方国和部族
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巩固国防,后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
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任免和考核主要地方官员
划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分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2022-12-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阅读教材P54-70,完成两宋知识表格填写
时期阶段特征新变化
辽夏金元政权特色
制度特色
民族关系
经济、文化
在“大一统”国家中的作用:

2022-08-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请将表格中的言论与其作者相匹配(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言论

作者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夏殷不易礼而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①老子②孔子③孟子④商鞅⑤董仲舒⑥司马迁
2022-11-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类别人物成就地位
史学司马迁《史记》第一部____
班固《汉书》第一部____
文学汉赋____《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
乐府《孔雀东南飞》
中医学《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____
张仲景____被后世誉为“医圣”
华佗麻沸散
数学____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____的特例商高定理
造纸术蔡伦造纸术(改进)大大促进了____与发展
天文____地动仪
农学氾胜之____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2022-09-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教材P71-88,完成明清知识表格填写
明清阶段特征新变化
版图奠定
面临危机

2022-08-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阅读教材P26-30,完成魏晋南北朝知识表格填写
时期阶段特征概况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江南开发
民族交融
文化发展

2022-08-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阅读教材P119-131,完成知识表格填写。
新象北洋2总述分述
新起点
新政党
新革命
战火南京1新民国
新对峙

2022-08-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阅读教材P113-118,完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知识表格填写。

新象北洋1
总述分述
政治:
反专制斗争

经济、社会:
民资发展;
日本独霸;
新旧并存;

文化:
新文化运动

启示:

2022-08-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一)中外文化交流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不仅广泛吸收域外文明成果,而且还进行反输,形成了“输入—输出的”文化交流特色。

1. 根据“ 输入— 输出 ” 的文化交流特色,上图所示的文明成果中,输入中国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从中国输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 结合上述图片,完成以下表格
2019-10-24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册-高中历史图册纲要上册
10 . 结合所学完成下表中空白部分,梳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时期态势人物主要思想特点地位
先秦兴起孔子
治国原则
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未受重视
孟子

荀子
汉代新儒学
董仲舒

神学化
正统化
政治上成为正统思想,思想上确立为主流。
宋明新发展程朱
陆王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哲学化
思辨化
理论化
世俗化
成为官方哲学,巩固统治地位
明清
新活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实用性
批判性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2022-02-2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