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两会:倾听中国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8年社会热点词汇统计

年份社会热点词
1979年四个现代化建设、调整国民经济、民主法制建设
1983年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经济效益
1988年深化改革、机构改革、稳定物价、民主法制建设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发展
1998年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科教兴国、香港回归
200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
2008年科学发展、民生、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奥运、就业问题
2012年改革、民生、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收入分配、行政诉讼法修改

两会8年议题对比情况

议题1979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2年
改革与经济建设39.6%25.3%23.7%30%29.4%30.3%19.3%13.3%
就业与社会保障0.9%0.27%3.7%4.4%4.8%5.7%7.3%7.9%
医疗卫生03.5%4.8%4.0%4.8%4.5%6.3%9.0%
民主法制13.5%8.4%12.5%11.7%8.5%6.7%11.3%11.7%
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致敬国士】

中国自古敬仰国士:“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摘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摘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在2024年4月底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国士,华彩拾光”的成人礼活动,号召步入18岁的高三学生以“国士”为榜样,书写奋斗青春。

请你围绕该主题,从所学的中国历史中任选一位“国士”,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人物选择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改革开放”概念的演变]

材料   “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政治符号,既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记忆,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象征。

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正式提到“实行开放政策”这一概念。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改革”与“开放”概念最早并列在一起。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时指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这是党的文献中最早完整提出“改革开放”的表述。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这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表述。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标志着“改革开放”概念的形成。

1993年12月,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大政策,是一个伟大的试验”。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的历史演变与话语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4 . 【标语与时代】

材料

——摘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从图中任取两个时段的标语口号或关键词进行对比分析,每个时段至少一条标语口号或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列举标语口号或关键词句,观点明确,对比分析,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记忆中的西北地区】

材料   “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

1932年9月,良友全国摄影团从上海出发,在七个半月走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共16省,行程共五万余里,采摄照片万余幅。由此形成的系列报道“全国猎影记"中的“西北印象”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西北在“全国猎影记”中留下了“尚未开垦之富源”的印象,说明“中国并非真的穷,不过偶然拿着钥匙挨饿罢了”。

1935年,开辟了“良友读者旅行列车”,除摄影记者自行前往采访外,还可以由读者投稿。其中有大量篇幅介绍西北的河套、蒙古、青海,以及西南的康藏地区,展示了西部边疆地区土地广大、物产丰富、风俗特异、民风淳朴以及周边列强对西北、西南的觊觎。同时还记录上述地区大量的特色风景和文物古迹。

1936年至1937年,推出了“西游记”十篇。专栏作者庄学本,此行是护送班禅大师返回西藏,并且沿途考察西北与黔藏等省的社会、语言、物种等,行程路线为由首都南京出发,经西安、潼关、陕西、甘肃、青海入藏,行程万里。专栏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的描绘和保卫国族的暗示。

——摘编自王若梅《(良友画报)关于西北地区的论述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楚,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史为鉴与唯物史观】

材料: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提出中国的历史研究要采用“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发展的时序,所谓“中外”,就是历史发生的空间条件,包括中国和世界,己方和彼方。中国的历史研究就是要用这个方法去发现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

问题:
以“中国问题”为主题,自拟标题,并列出一份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目录或提纲,用“古今中外”法说明你的构想。(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3-28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历史现象的背后】

材料

时间参会国家(地区)及客商展品宣传形式及其它
195719个国家(地区)共1223人参会,其中港澳采购商1021人。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以新闻单位发表消息和文章为主,各交易团、陈列馆在接待参观中发挥宣传介绍作用。
197282个国家(地区)的14598位客商参会,日商到会踊跃。丝绸、童装、皮草、空心胶囊、饮料罐头、瓷器、烟花、刺绣等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外电评论:“中国正运用供求关系的概念,以世界市场能负担的最高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
198696个国家(地区)的31717位客商参会。以“中国生产”和“中国制造”为主。序厅中的领袖画像换成宣传画《迎宾花篮》,宣传改革开放。
2013210个国家(地区)共20万客商参会。大型机械、车辆、电气产品及计算机、通讯设备等智能化展品。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向全球采购商开放,实现采购信息直接对接。

——摘编自陈韩晖等《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生与发展》


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1957—2013年广交会的历史变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时期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20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五四”纪念与时代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五四”纪念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五四”纪念话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内涵主旨。以下是不同阶段《人民日报》“五四”纪念文本的十大高频词汇:

历史阶段高频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青年   革命   阶级   斗争   社会主义   学习   劳动   运动   思想   人民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   中国      社会主义   建设   历史   思想   人民   精神 伟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   中国   时代   青春      奋斗   伟大   人民   中华民族   实现

——摘编自苏继文等《论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媒介话语》

根据材料,围绕“‘五四’纪念”主题,选取《人民日报》“五四”纪念文本的一个或多个高频词,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5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精神成果,这些精神具有密切相关的同质性,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升华。同时也包括当代创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

——改编自张立新《溯源精神谱系研学红船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两个精神,构建一个主题并予以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5年出版宣传画《我家买了大金牛(拖拉机)》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3-01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