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关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关于这场战争的认识与反思却从未停止。下面是不同人物对清王朝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原因的认识。

材料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材料2、当时的浙江巡抚刘韵珂在定海、镇海失陷时,向皇帝报告说:“盖其炮火器械,无不猛烈精巧,为中国所必不能及……其众皆以必死为期,……而财力充裕,无一处不勾结汉奸,无一汉奸不得其重贿,……此其所以逞凶肆逆,各省不能取胜之实情也”。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材料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是这样阐释战争结局的原因的:“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材料4、戴逸在《中国近代史通鉴》中引证了魏源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主要是……许多清朝的将帅‘非苟且即虚骄’,军队缺乏训练,纪律不整,‘以此无虑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

材料5、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提到:“清廷并无一贯态度,战和不常,根本所在,为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开始虽无心启衅,终于步入战争。定海失陷。京畿危殆,转趋于和。因有所不甘,复行进攻。进攻失败,被迫屈服。”问题


(1)请简要叙述19世纪初,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
(2)扼要概述材料2的言辞含义。
(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述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020-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2 . “这种学理是十三经里没有的,但对于近代中国人所面临的变局却提供了一种易为局中人接受的解释。于是,西方的自然观在东来之后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社会观。”材料评述的思想源于
A.《时务报》
B.《天演论》
C.《民报》
D.《新青年》
2019-11-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6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2016-11-27更新 | 69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