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的改革在政治方面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22-01-13更新 | 277次组卷 | 30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2021-12-25更新 | 301次组卷 | 5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A.社会治安混乱B.法律严苛、刑罚严酷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D.国民素质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C.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D.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2021-12-12更新 | 46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6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的人员组成情况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
13331111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2021-11-07更新 | 29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四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下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2021-11-06更新 | 166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2021-10-29更新 | 22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B.发展思想文化C.消灭异端学说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2021-10-11更新 | 357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