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社会结构示意图

该图示可以说明唐朝
A.官僚政治和平民政治兼顾B.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C.政治制度中等级差异缩小D.中央集权制度日渐体系化
3 . 材料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 .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诸国变法
2019-12-27更新 | 910次组卷 | 48卷引用:第0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某种主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影响图示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式迎来发展最高峰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官僚资本控制经济命脉迅速膨胀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7 . 有人评价小说《禅真逸史》一书中的插图说:“图像似作儿态,然史中炎凉好丑,辞绘之辞所不到,图绘之。其间仿景必真,传神必肖,可称写照妙手…”这段话道出了小说插图的首要作用是
A.努力营造诗画合一的意境B.形象地补充文字表述的缺陷
C.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D.使小说中的奇闻异事图示化
8 .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秦朝、汉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B.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C.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失
D.反映的趋势是行政层级减少,政治走向民主
2020-03-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1、2、3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的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1至图4,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图5,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3)综合上述图示,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10 .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根据图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2)谈谈对图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现频率趋势变化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