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17-10-11更新 | 1054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17课毛泽东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启蒙话语为理念背景,从而将古今问题延展为中西问题;另一方面又将孔孟、庄子哲学及传统文化特质回溯至封建专制时代,将中西问题还原为古今问题,从而凸显了西方价值理性的现代普遍性意义。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激情大于理性
B.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
C.强调思想解放
D.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
B.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理念
C.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
D.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笛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A.渴望俗世认可
B.意在借物抒情
C.追求娱乐教化
D.注重写意传神
2019-01-08更新 | 336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提出:“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
B.“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
C.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
D.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