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6年,张太雷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大会的演讲中,引述了列宁总结的巴黎公社教训,包括“无产阶级应该专政”“以实力、武力,压迫反革命势力”“无产阶级的政府另有他的方式,就是公社、苏维埃制度”。这回应了当时
A.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国民革命的动力问题
C.国共两党合作方式问题D.社会改造的方式问题
2 . 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
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
3 .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毛泽东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行了200余次重大会战,大小战斗近20余万起,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人,……中国战场不仅牵制、打击了日军,成为太平洋的主战场,也在战略上支援和策应了欧洲战场。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比较努力”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4 . 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下列关于鉴真东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唐朝对外海上交通发达使鉴真顺利东渡
B.日本效仿唐朝的政治制度,鉴真应邀前往
C.反映了中国在佛教方面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12-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1920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北京、上海两地曾举行下列纪念活动:
北京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理科纪念“五·一”劳动节活动
何孟雄等8名同学乘汽车游行,沿街散发《劳动宣言》
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走向街头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邓中夏赶赴长辛店铁路工厂出席“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
上海陈独秀参加工界7个团体发起的“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并发表了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讲
工界冲破反动当局和帝国主义势力阻挠,召开庆祝大会,并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动政府的通告》

这些活动(  )
A.有助于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B.推动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C.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在纪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时指出,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不过成功与失败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可以说:巴黎公社是开的光明的花,俄国革命是结的幸福的果——俄国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毛泽东这段话旨在
A.发动民众一起进行大革命B.为中国革命争取国家援助
C.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D.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依据;简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9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   “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

——【日】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如《“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从中日双方分析造成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谈谈对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
10 .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说了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下列在中国现代史上出现过的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的“大折腾”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
C.建国后的土地改革D.改革开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