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了都邑、宫殿、祭坛、大型水利系统等遗址及随葬品不等的墓地;出土大量的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等文物。这揭示了良渚文化(  )
A.已经有了文字可考的信史B.制定了完整的礼乐制度
C.开始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D.具备了古国的初始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12次组卷 | 10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浑源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

材料二   春秋时期“共主衰微,王命不行”,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春秋259年间,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1200余次,和平时间为78年;战国的242年中,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时间89年。

材料三   就百亩之田而言,《周礼·小司徒》云,“上地家七人”,但至战国之初,却成为“上农夫食九人”(《孟子·万章下》),土地生产力增加28.57%,而人口则更大幅度地增加。


(1)根据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推测当时哪些社会生产情况?
(2)材料二、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
(3)还有哪些史实既是以上材料所述社会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也是构成这个时代特征的重要内容?
4 . 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08-04更新 | 3220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63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