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观察下列漫画

史料



思考:史料反映了国民革命的什么特点?(历史解释)
2021-09-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21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导学案)
2 . 道光帝收到某大臣的奏折后,下旨曰:“览奏忿懑之至!朕惟自恨自惭,何至事机一至如此?于万可无奈之处,一起不能不允所请者,诚以数百万民命所关,其厉害且不止江、浙等省,故强为遏制,各条均照议办理。”根据旨意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光帝看完大臣的奏折后下令严禁鸦片
B.此条记载可能来自于《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C.道光帝因为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而痛心疾首
D.清政府自此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2-04-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担任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一职(今江苏沛县)。以下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的是
①掌管地方行政②维护地方治安③负责公文传递④监察地方官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有一分材料,只说一分的话。”

制度史料结论

西周的分封制
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先代贵族等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分封制有效增强了周天子的权威,实现了高度集权的垂直管理体系,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清朝的监察制
清代都察院听命于皇帝,已经成为集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和财政审计等职能为一体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材料二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


——据: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整理

材料三   中共的“三农”政策,是随着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1)根据材料一所给史学原则,补充表中空缺的史料和结论,并对错误结论加以修正。
(2)美国的联邦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关系呈现出“由平衡到集权化”的演进趋势。参照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揭示的历史现象,任选其中三次变革进行解读。
2021-08-10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给英法的照会称:“何以贵国兵丁扰及园庭,焚烧殿宇?贵国乃系知礼之邦,约束兵丁,素有纪律,岂有兵军肆意焚掠园庭,而两国带兵官及贵大臣推为不知之理?”这则史料可以从侧面证实
A.火烧紫禁城B.火烧圆明园C.北平沦陷D.签订和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料表明秦始皇以儒家模式的圣贤自居,始终推崇五德之传,并提倡“体道行德”。这体现了秦朝
A.以儒家思想辅助法制推行B.有多种社会思潮并行发展
C.官方意识形态形成的特征D.政策推行背离统治者初衷
2021-08-3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具重要意义的双边关系,一个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将使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受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出洋谋生者渐多。咸丰八年(1858),中美商订《天津条约》时,美方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在美派遣领事,以便照料侨民,谭以中国“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美代表告之中国侨民数已不下数十万,且部分侨民“卒皆富有,似颇有保护价值”。谭曰:“大皇帝抚有万民,区区浪民,飘流海外,何暇计及。大皇帝之富,不可数计,何暇与此类游民计及锱铢?”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时期清王朝外交行为的认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成就?

材料三   30年来,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63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美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元首谈合作、谈发展,谈维和、谈伊核,特别是谈到了中美双方的敏感问题——南海、台湾、朝核等问题,双方坦诚相见、真诚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美双方的政治互信、经济互信和军事互信……从庄园漫步到瀛台夜话,从私人晚宴到共见记者,近年来,中美两国元首不仅私人感情步步加深,两国关系也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推动当今中美两国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毛泽东坚持把民生问题看作一个整体,大力发展经济奠定物质基础外,统筹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各项措施都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人民利益最高,展开了彻底的土地革命,保障了人民群众吃饭、读书、看病等基本民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继承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毛泽东民生思想。

——摘编自齐蕾《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时期,在各种主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邓小平顺理成章地形成了自己的民生思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邓小平还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他要求,沿海地区要依靠有利条件率先发展起来,同时带动内地的发展,这个时期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等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沿海地区要帮助内地发展起来,这个时期沿海要顾全这个大局。邓小平认为,国权和国格比人权和人格更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国权和国格,何谈人权和人格。因此,国权和国格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

——摘编自黄喜生《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2023-01-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自《山海经》成书以来,中国人一向将域外人士想象成非我族类的奇怪人种和似人非人的形象,较之这种认识,乾隆年间绘制的《皇清职贡图》对域外文明表现了可贵的写实态度。到了乾隆朝,官修的《四库全书》毫不客气地把《山海经》从地理类移到了小说类。这反映了清代人
A.对古籍的价值认识不足B.对“人”的认识日益全面
C.对世界整体认知的演进D.已经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
2021-10-3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秦朝历史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的存在影响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令人寻思的人物……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单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关于长城,人们有不同的认识:①有人认为长城是伟大古老的中华文明的见证,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②有人认为长城是秦始皇暴政的见证,成为秦朝骤亡的原因。

——根据葛剑雄《长城的价值》、贾谊《过秦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2)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