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据先秦文献记载,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后经考古发掘证实,商朝的都城遗址早期主要在郑州一带,晚期在安阳。这说明
A.历史解释呈现多样性特征B.考古发掘更具价值
C.历史研究需多重史料互证D.文献记载真实可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初官修《明史》的基本情况表(部分)

类别概况
体例延用了传统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其中列传部分,继承了汉族政权编史的基本分类传统,如《文苑传》《儒林传》等。不同以往把少数民族归入蛮夷传,更侧重从地域的视角来编撰
内容《太祖本记》记载“罢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太祖遗诏)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忠义传》共七卷,详细的记述忠义之士,并大加赞扬。除此之外,对两类人群进行详细记载,一类是“孝义”,记载了七十多人的孝义行为,另一类是“列女”,记载也有数百人之多
《流贼传》中对农民起义军处处以“贼”相称,对起义军进入北京城的情况大肆歪曲:“贼又编排甲,令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不胜毒,嵘死相望”

——摘编自石中玉《清初《明史》的编撰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官修《明史》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官修《明史》的史料价值。
2021-05-11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六次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水浒传》等章回体小说,其中很多内容对宋代历 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引用时需要加以辨析。

材料一   话说宋时有个官人,姓吾,名爱陶,本贯西和人氏。爱陶原名爱鼎,因见了陶朱公致富奇书,心中喜悦。自道陶朱公即是范蠡,当年辅越灭吴,功成名就,载着西子,扁舟五湖,更名陶朱公,经营货殖,复为富人。汪商见了爱陶,以真为假。爱陶见了汪商,认假非真,举手问尊客何来。汪商道∶"小子是徽商水客,向在荆州。遇了吾剥皮,断送了我万金货物。因没了本钱,跟着云游道人,学得些剑术,要图报仇。"

——摘编自天然痴叟《石点头》

材料二   武松道∶"休得胡说! 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酒家看了道 ∶"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

——摘编自施耐庵《水浒传》

材料三   话说南宋自南渡以来,迁都临安,高宗皇帝建炎天于四年,改为绍兴元年。在朝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为人最慈,带兵军令不严,因此罢官回籍,在家中乐善好施,修桥补路,扶危济困,冬施棉衣,夏施汤药。

——摘编自郭小亭《济公全传》


找出材料中三处不符合宋朝史实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 . 明清以来,佛山戏剧类剪纸日益繁荣,它一般采用粤剧舞台场景设置、舞台服装设计、剧中角色造型来表现,画面生动有趣,创造了剪纸艺术的新风格。据此可知,佛山戏剧类剪纸
A.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B.体现了市井风情和文人意趣的融合
C.促进了粤剧艺术的繁荣D.反映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


图1北魏《尸毗王本生》

图2西魏《弹箜篌飞天》

材料二   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图3隋代《献花伎乐飞天》

图4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予以解释,并说明敦煌壁画的史料价值。
6 . 挂甲屯、黑山扈、马连洼、东村是北京郊区的四个村庄,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四个村庄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1年,挂甲屯生产队共有143户,470人,其中劳动力302人,共有耕地584.2亩。在生产队劳动的人数有177人,大田劳动者占71.2%。在社队企业上班和外出就业者有125人,占全村劳动力的41.4%.全年农业收入占68.1%,养猪、队办企业和输出劳动力等副业收入占30.3%。

1985年挂甲屯村的行政机构更名为“挂甲屯居委会",其行政归属是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马连洼村是居委会与村委会并存,在城中村中普遍存在村委会与居委会两套管理体制并存的“-村两制”现象。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四个村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与海淀区科技园中心建设同步,马连洼、挂甲屯等村成为外来者的安身之所,中关村的上班族、北漂族、考研族成为这里的主要房客,房租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天的村民仍将“朝顶进香”作为重要的仪式活动。每年四月初一到十五期间,这一带的花会组织依然会如期进行,人们开着私家车-路敲锣打鼓赶赴妙峰山,春节期间各村的花会还有“踩街”等活动。

——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6.第38-45页)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具有的史料价值。(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根据材料,判断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的史料价值正确的是
A.能印证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B.属于商鞅改革的文献史料即二手史料
C.属于反映秦国经济改革的实物史料D.能直接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
2021-03-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190次组卷 | 12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转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自《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十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史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2020-07-11更新 | 5895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