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自由飞翔,又不被“笼”困死。提出“鸟笼经济”的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C.在计划指导下扩大自主权利D.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都(  )
A.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022-10-20更新 | 17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2 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时期,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B.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
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D.起初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2022-10-20更新 | 1234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料载,明代浙江海盐县的沈荡镇,“列廛(街市商铺)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桐乡县的濮院镇,明万历中丝绸业兴起,至乾隆间,已是“万家烟火”的纱绸中心;炉头镇原为炉头村,在乾隆年间成为“以冶铁为业”“釜甑鼎鼐之制,大江南北皆仰赖矣”。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B.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D.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显
5 . 据统计,元朝时期,仅皇室所掌管的为贵族提供专利和生活用品的手工业部门,就有五十余种之多。如:梵像局(雕刻绘画各种佛像)、出蜡局(金属制造)、鼓铸局(铸铜钱)、永利库(印造宝钞),等等。这反映了元朝(     
A.佛教成为主流信仰B.传统经济继续发展
C.社会习俗趋向多元D.官府垄断商品生产
2022-10-19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初步统计,秦、楚、齐、燕、赵、魏、韩诸国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其中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这表明(     
A.春秋时期铁器冶铸工艺先进B.战国时期的冶铁业得到发展
C.我国拥有当时最先进冶铁业D.战国时期社会分工更加细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辽初,沿用习惯法,“犯罪者轻量重决之”“夫兄弟……一行(人)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辽朝第七帝兴宗时,“子弟及家人受赇(贿赂),不知情者,止坐犯人”,但“逆父母者,五车冁杀之”。这一转变缘于辽朝(     
A.基层治理的重大创新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法律形式发生变化
8 . 下表为考古发现的西周晚期毛公鼎部分铭文(父歆为大臣名字)。该铭文(       
王曰:“父歆……唯天将集厥命,……临保我有周。”
王日:“父歆……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
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父歆舍命。”
王日:“父歆……先王命汝亟一方,弘我邦我家。
A.反映出周代诸侯大都遵守宗法制B.有助于研究西周晚期政治情况
C.说明西周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制约D.重在宣扬西周的君权神授观念
9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93年, 我国对“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进行了调整,主要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B.农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化D.粮食安全战略地位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