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呈现的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这一解读变化反映出
时期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灸”,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规定“胡后各式公文……自不得堤书尧字”,此后,称为“秦西”与中国并行。

A.以夷变夏是历史趋势B.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C.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D.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转变
2022-04-01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读下图,对此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为
A.制瓷业发展推动了宋元时期海外商运的繁荣
B.汉代丝绸远销至以波斯为中心的地中海区域
C.雍正帝到乾隆帝时实行极为严格的海禁政策
D.近代中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实行了主动开放
3 . 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陈毅说:“有了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部长在国际讲台上说话,腰杆子硬!”张爱萍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研制原子弹有助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B.研制原子弹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D.原子弹爆炸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2-06-1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明代后期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主图部分勾勒了世界轮廓和经纬度,并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四个角落分别绘制了南北半球、日月食等天文地理信息。下列对该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②迎合了中国“天朝上国”观念
③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④反映了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扮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这部著作里记录了包括以下人物:①孟子、②柏拉图、③程颐④顾炎武、⑤但丁⑥孟德斯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2022-02-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材料二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以招。

——以上材料均来自于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