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丰富多彩、灿烂辉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的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数)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在空前活跃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商人阶层的崛起投影于中晚明文坛,吸引了众多作家的目光,一个个鲜活的商人形象开始不断涌向文学殿堂,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在明代小说里,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传统诗文里没有、以往小说里罕见的令人敬重的商人形象,他们的存在,充分反映了明代小说家们摒弃轻商贱商的价值标准,坚定地以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标尺结构故事、塑造人物,商人的地位再次得到极大的提升,商人阶层获得了总体性的肯定。

——摘编自周柳燕《论明代小说中的商人形象》

材料三   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下,文学作品中也很少有对商人形象的刻画,即使出现商人,也是将其视为贬斥的对象。明代冯梦龙所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潆初编撰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塑造了众多的商人形象。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商人形象作为晚明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对于当今社会美好品德和人性的弘扬与传承,具有一定程度的教化和劝诫意义。

——摘编自刘畅《“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及其意义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变化及时代背景。
2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2022-03-2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411明朝在黑龙江流域开设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1571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
(2)这一时期经略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略边疆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 .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面临严重民族危机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丰富经验。第二部分强调对党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第三部分回顾了党内曾出现的错误路线,还强调了遵义会议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这四方面来批判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并阐述了正确主张。第五部分对“左”倾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了解释和说明。第六部分指出在应对和克服各种“左”倾、右倾错误思想时的一些做法。第七部分表述对于革命事业即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及美好愿望,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是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荆毅萍《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4年)

年份事件
197812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12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规模的城市改革拉开帷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
2023-03-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5日、6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7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520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5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产生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
2022-03-22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嘉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1.陆炬帝大业元年(605)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武刚天长安二年(702)   始置武举
3.束太宗淳化三年(992)   殿试弥(糊名)
4.宋真宗案德二年《1005 )   殿试誊录
5.明宣东宣德二年(1427)   南北分卷
6.明宪家咸化二十三年(1487)   八殿文定型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科举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8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1年
北宋建立宋辽达成和议西夏建立宋夏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绍兴和议
A.各民族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金朝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辽与南宋维持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9 .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发展,赢得了世界瞩目。下表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大事记。
时间主要大事
1950年代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颁布1954年宪法;实施一五计划
1960年代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三线建设
1970年代
19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深化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0年代
2000年代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功举办奥运会;十六大、十七大召开
2010年代上海世博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八大、十九大召开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1970年代和1990年代的中国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10 . 填表题。下表是中国古代、近代大事年表,请完成空白处。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开国君主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安邑
商朝约前1600-前1046年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镐京周文王姬发
东周770-256洛邑周平王姬宜臼
秦朝221-207咸阳秦始皇嬴政
西汉202-公元8长安                
新朝9-23王莽
东汉25-220洛阳刘秀
西晋265-316年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年建康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年
        420-479年建康宋武帝刘裕
479-502年建康齐高帝萧道成
502-557年建康梁武帝萧衍
557-589年建康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北魏386-534年平城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534-550年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年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年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年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年大兴隋文帝杨坚
                  618-907年西安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年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年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年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年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年周太祖郭威
北宋960-1127年汴京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年临安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年皇都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年太和城
西夏1032-1227年兴庆府
1115-1234年会宁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开封
                  1271-1368年大都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年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36-1912年北京皇太极
中华民国                    南京

2022-09-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