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西方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辨析历史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礼物(部分):牛顿发明的天律望远镜;反映探险最新成果的地球仪;节省人力的新式机器;弹炮、毛瑟枪等新式式器;英国最大的军规模型……

1793年轮隆皇帝给英国使团的回礼(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等丝织品: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

——摘编自费正清等著《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三: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进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摘自徐中约《中国的奋千》

(2)列举在列强“冲击”下,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例。
(3)列举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将古老的中国改造成近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史实两例。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两国礼单差异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视角(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等),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23·浙江杭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域是汉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催化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这阵阵悦耳的驼铃和漫天的黄沙,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来到中国,葡萄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葡萄最早为古埃及人栽培,后来被传到地中海沿岸。《史记》中“葡萄”写作“蒲陶”,就是希腊文Botrus的音译。当时中国不仅引进葡萄,还带来了葡萄酿酒技术。石榴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古代波斯的女神阿娜希塔、西传地希腊的赫拉女神、南传地古印度的鬼子母神诃梨帝,都把石榴作为自己的圣物,而她们又都是生育女神。

——摘编自李兰芳《地图上的中国史》

材料二   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小国林立。随着两汉政府同匈奴战争的胜利,中原王朝的势力和影响也逐渐渗透西域,大宛、康居和大月氏等国与中原王朝关系趋于热络。南北朝时期,中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亚萨珊波斯在公元3世纪兴起后,导致贵霜帝国逐渐衰落。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縻府州。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嗣后因阿拉伯人向中亚扩张,及唐王朝与阿拉伯的势力在中亚交锋,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无力西顾,逐渐丧失对中亚的控制。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些物种传入中国的主要背景。结合所学,并概述物种交流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国家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当时欧亚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历史影响。
(3)阅读材料三,唐代对外交通线路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其作用的不同理解往往被冠以多种称呼。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唐代对外交通线拟定一个称呼,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        交流之路”为称呼,简洁明了;以拟定的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字数控制在200-300。)
2022-11-08更新 | 451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专用)
2021·山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09次组卷 | 104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政治(上海专用)
4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合理的一项是
年份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道光十一年6843873
道光十六年15862220
道光二十年—3519872
道光二十五年23989500
A.西方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C.闭关锁国导致对外贸易额缩减D.中英贸易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2021-05-04更新 | 613次组卷 | 6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经济(上海专用)
20-21高三下·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5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 1894年,仅桑蚕茧的产量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
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2021-05-05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经济(上海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