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忽必烈下令颁行的《万年历》,由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制;元朝太医院下设的广惠司,由叙利亚人爱薛创建;阿拉伯人为修建元大都也作出了贡献。这反映出(     
A.西亚学者掌控元朝的文化事业B.中国传统科技遭外来挑战
C.元朝政府与四大汗国关系密切D.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交流
2023-11-23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预习自测
2 .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剩余产品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在磁山遗址的窖穴灰坑里发现了粟的痕迹。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剩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安半坡遗址中有很多窖穴,用来储藏食物,出土了数斗腐朽皮壳,还有两个罐钵盛满了粟。这一时期剩余产品的出现(     
A.为早期国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B.有利于私有制的形成
C.是铁制生产工具充分运用的产物D.源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3 . 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当前指引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理论是(     
A.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 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农为本,并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与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材料论述的是中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
A.本土性B.开放性C.包容性D.封闭性
2022-06-16更新 | 54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预习自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