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进入唐宋,随着生产力的又一次大发展,商品经济步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在这两次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峰期中,宋代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有的学者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发生了“市场结构与城市化的中世纪革命”。

——摘编自郭学信、张素英《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二   元初,钞法管理严格,不仅设有专门的主管机关、兑换机关和印钞机构,还严格管控交钞(纸币名)的发行和昏钞(坏烂的纸钞)的处理,并规定凡印造伪钞者一律处死。因此,元初纸币颇有信用,发行纸币对促进经济交流和商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元武宗(1307~1311年在位)即位仅两年,就借支钞本(发行交钞的后备金)千余锭。为弥补亏空,武宗大量发行至大(元武宗年号)银钞,对人民进行蛮横掠夺。此后,各统治者均大量印造宝钞。滥发纸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两次商品经济发展高峰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发行纸币的影响。
2022-1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收录了德运承袭图,该图认同从神话传说时代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着南燕,后燕、北燕、后秦,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该书的编写(       
A.蕴含民族歧视的思想B.意在彰显金朝的正统地位
C.带有反对汉化的立场D.体现了政治大一统的追求
3 . 秦汉时期,“正统论”包括空间、内外观等要素。到了宋代,“大一统”这层空间的蕴意却被严重忽视了,当时的理学家声称只要拥有“道统”和“德性”,即使“积弱”亦可获正统之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华夷之辨观念增强D.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纷争
2022-12-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是根据《元史》整理的天历年间(1328~1330年)各省岁入粮数占比情况。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行省

江浙

河南

腹里

江西

湖广

云南

陕西

四川

辽阳

甘肃

占比(%)

37.1

21.3

18.7

9.6

7.0

2.3

1.9

1.0

0.6

0.5


A.北方经济快速恢复B.赋税制度存在缺陷
C.京杭运河漕运衰落D.南方经济优势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史书所记载的元代行省“分镇方面”,具有“方面之权”,不是指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当然,世祖(忽必烈)朝以后,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       
A.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B.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C.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