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史有“求异”和“求同”两种方法。“求异法”强调“同中求异”,即从“同”出发,用分析法求其“异”。比如研究新航路开辟后400余年的历史,我们首先理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共性特征,进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市场开拓方式、市场形成程度的差异。“求同法”强调“异中观同”,即从“异”出发,用综合法求其“同”。比如研究20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面临的不同挑战,从挑战的不同国家、不同形式、不同力度、不同结果等方面,归纳出20世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的历史走势。

请利用材料中的一种方法对中国古代史或中国古代史的某时段进行解读,提出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指明历史时段和采用的治史方法,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4-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明清时期,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出现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一统路程图记》。这些现象反映出(     
A.政府对商业监管的放松B.开放性经济繁荣
C.乡村地区商品经济发展D.长途贩运的兴盛
2024-04-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朱元璋在严厉打击贩卖私盐的同时,又规定商人若能把军粮运到北方边境重镇的官仓,就可获取官府盐引,到淮、浙等地换盐获利。部分商人为节约运费,在边地雇农屯田,收获后就近缴纳换取盐引。朱元璋此举(     
A.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B.解决了北方的边患问题
C.客观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体现了灵活的治国策略
2024-04-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4 . 在货币需求的强烈刺激下,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明朝的海洋政策也从防止货币流失转向白银货币引进。隆庆元年(1567)明朝开放海禁,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这表明当时明朝(     
A.经济受世界贸易的影响B.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C.经济开始走向全面开放D.自然经济的优势充分发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宋明以来中国核心区的变化,这一变化(     

A.推动了生产专业化的发展B.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C.削弱了中央对江南的控制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2024-04-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道:“物有贱而必须(需),坐穷负贩。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梯航(翻山越海)万国,能使帝京元气充然。”这一认识(     
A.阐明了士农工商之间的关联B.旨在批判明朝海禁政策
C.强调了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D.根源于西学东渐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和谋臣们就意识到人口规模对争霸的重要性。比如“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就曾接纳管仲的建议,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越国由官府出面为孕妇提供免费的接生服务,并为新生儿家庭直接提供物质奖励,而且是生得越多奖励越多;商鞅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推动了更多年轻人尽早结婚。

——据梁建章《中国人口政策变迁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赋税政策,鼓励人口繁衍,特别是康熙晚年实行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同时,清代疆域扩大,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被纳入人口统计与户口编审的范围,人口统计范围的扩大使人口数量得到极大地增加。为了养活众多人口,主要的增产途径就是增加耕地的面积,进入山地、丘陵地区开垦拓荒,加上外来耐旱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全域性的开发,如东北、西北、西南、台湾等地。这些使明清时期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两千年封建时期中国人口1%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

——据蔡欣《探究明至清中叶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政府鼓励生育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政府鼓励生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是太祖、太宗两朝的宰相。宋太祖时期,赵普认为当时要务在“定天下”,主张以安抚民众为重。他经常引用《论语》,对《尚书》《礼记》和《左传》等典籍也有所征引。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还与枢密使李崇矩结为姻亲,与宗正赵孚勾结庇护违法者,引发太祖不满而被罢免。宋太宗时期,赵普再度为相,他认为当时要务在维护政权的正常运作以“致太平”,主张用利益调节君臣的关系,用制度约束君臣关系。后人喻赵普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据季乃礼《亦法亦儒: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新解》

材料二   王夫之认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其谋求功利的伪装。他将赵普与先后投效四姓十位皇帝的冯道等同,斥责其“不知廉耻”“奸臣之尤”“坏千万世中夏之大闲者,赵普也”。

——据王详《宋明时期赵普历史形象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王夫之对赵普评价的因素。
2024-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职贡图》由朝廷敕命绘制,一般描绘朝贡国向皇帝觐见纳贡情景,贡使形象往往野蛮和怪异。图为清代乾隆年间谢遂所作《职贡图》中的西洋贡使形象。据此可知,当时(     

A.闭关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国人天朝上国观念松动
C.中西文化交流有所扩大D.朝廷接受男女平等思想
2024-04-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10 . 如表所示为明代中后期部分地区的发展概况。据此可推知,明代中后期(     
广东惠州每山起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煸铁取利
山西潞州有苗氏者,富于铁冶,业之数世矣,多致四方之贾,椎、晋、鼓、淀、挽、所薪食者.常百余人
福建北溪坊长大户,招集四方无籍之徒,每一炉多至五七百人
A.农村雇佣劳动日益普及B.盐铁专卖政策被强化
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2024-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