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李贽认为,“商君相秦,才十年卒至富强,而令秦成帝业,虽能杀其身,而终不能不用其法”,因此他将商鞅视为圣人。李贽还高度赞赏被朝廷批判的张居正,认为他功业卓著,是英杰宰相。这体现出李贽(     
A.对个性自由的渴求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对社会变革的期望D.否定了儒学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84次组卷 | 200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B.认为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C.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D.试图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2024-01-11更新 | 62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明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分列条目奏请皇帝抑制司礼监),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君相矛盾激化B.宦官专权严重C.内阁权势膨胀D.监察机制废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守仁曾设立了多所书院,并制定《社学教条》,要求教者“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王守仁此举旨在(       
A.规范家庭伦理B.推行社会教化
C.促进社会进步D.培养科举人才
2023-1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王安石变法推行赋役新政之前,钱彦远称:“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自五代迄今,敛名杂出,两税之法渐弊,民已竭力供矣。加以非时配率、和市、举放,利尽归官。”

——据赵汝愚《宋名臣奏议》   

材料二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正式命令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和丁银作为定数,以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人丁和丁银固定以后,又陆续把丁银摊入田亩。这就是所说的地丁制度。摊丁入地以后,从原则上来说无地的农民可以不负担丁银,能够减轻一些少地或无地农民的繁重赋役。但这并没有丝毫动摇封建秩序和财政压榨。实行地丁制度以后,清政府的加征仍然源源而来,如雍正以后“火耗”和“平余”的归公,以及“漕折”的浮收就是很具体的例子。

据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内容,并概括钱彦远对两税法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
2023-11-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观察如表,可知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都(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A.倡导自由平等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2023-11-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己”。这表明清朝(     
A.内阁权力空前加强B.中央集权遭到了削弱
C.军机大臣成为宰相D.皇权专制达到新高度
2023-11-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中叶,王阳明景仰朱熹等大师讲学于书院,认为书院可“匡翼夫学校之不逮”,追随者甚众。该时期书院的兴盛(  )
A.巩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B.有利于儒家思想体系的调适
C.推动了科举教育的发展D.有助于强化官方的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59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     
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