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利马窦中国札记》中对明朝政治体制做了这样的描述:“虽然帝国并不由知识阶级即‘哲人’在进行管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必须承认他们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关于这种政治体制,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这种政治体制下的大臣拥有票拟权B.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C.这种政治体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D.这种政治制度正式形成于明成祖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汴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据统计,唐代10万户的城市仅11个,北宋则多达40个。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除了大城市外,宋代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镇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式。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盛,不仅超越前朝而且也为后世所不及。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繁荣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代农村出现不受“主仆名分”束缚的佃户;清律禁止地主私自苛责佃户或强占佃户妇女为婢妾。这些调整
A.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B.导致了人身依附关系解除
C.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D.推动了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永乐三年,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航海壮举,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壮举,史称
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法显西行D.空海求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
6 . “我吴市民图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大户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欠。"l述现象反映了明朝上南地区
A.劳资双方相互依存B.资本市场异常活跃
C.农业生产陷入萧条D.市民生活比较艰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如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未设置B.殿阁大学士仅是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D.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2020-01-20更新 | 107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宰相设内阁D.清朝设军机处
2019-11-21更新 | 181次组卷 | 38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D.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2019-07-27更新 | 232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