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D.长途贸易的发展
2024-01-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2022-04-09更新 | 2014次组卷 | 124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四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周、秦两代创制“大变局”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宰相委员制”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说明唐朝这种行政体制的特点。
(3)材料三中作者为什么会持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请结合明清时期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4)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1-11-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
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
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
2020-12-29更新 | 245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欣赏到
A.小说《封神演义》B.京剧《空城计》
C.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D.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A.“离经叛道”B.“存天理,灭人欲”
C.“经世致用”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0-10-23更新 | 514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9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A.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蓬勃发展
C.思想家因循守旧、陈腐不化D.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南宋·翁卷《乡村四月》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3)材料三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