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清雍正之前,对青海湖的祭祀均是在当时都城的郊区举行。雍正时期,清政府把遥祭改为近祭,派办事使者于每年秋间亲往致祭。这一变化表明(     
A.地方督抚制度的推行B.统一国家版图的巩固
C.天下一统观念的出现D.边疆统治危机的加深
2 . 北宋白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但1610年容与堂刊行的百回本《水浒传》中多次出现使用白银的情节,如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柴进拿出一锭25两的银子,作为胜者的奖励;戴宗请萧让写碑文,承诺给50两银子;史进给师傅王进100两银子,作为谢师费;等等。这种反差(     
A.说明《水浒传》脱离社会现实B.折射出明朝白银流通已经普遍
C.证实小说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D.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3 . 下图所示为明代对哪一地区进行行政管辖的示意图(     
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
2024-03-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阁臣得以参预机务。至明英宗时,阁臣取得票拟之权,内阁之权日重。这表明内阁(  )
A.行使宰相的职权B.自设立起即成为法定决策机构
C.对六部有管辖权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024-03-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以下对于“第二次知识接触”评价正确的是(     
A.产生了广泛影响B.助推了社会转型C.冲击了正统思想D.传播了西方科技
2024-0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清道光时,魏源说:“康熙中,收西藏,东西南北各五六千里,是已周二万余里。又收青海,收喀尔喀,青海东西南北各二千余里,咯部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其周又逾二万里。”由此可知(     
A.盛世局面出现B.清代疆域扩大C.边疆危机突出D.中央集权强化
2024-01-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两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到15世纪中叶已经被“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所取代。这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B.内陆经济已超沿海区域
C.经济发展影响经济格局D.政治变迁影响经济格局
2024-01-24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明朝隆庆年间,苏州府的丝绸业非常发达,许多民营作坊生产的丝绸深受国外市场欢迎,作坊主们经常与欧洲、东南亚的商人进行贸易往来。据此可知,当时(     
A.苏州丝织技术领先全国B.海禁政策有所松动
C.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24-01-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明朝后期,欧洲传教士利玛窦与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与李之藻共同编译了《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笔算,他还在中国绘制并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些举措(       
A.促进了西方科技传播B.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转型
C.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D.改变了普通民众的世界观
2024-01-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朝在西藏采用政教合一的政策,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共同管理西藏;在蒙古则推行政教分离;在西南苗、彝、壮、等部落推行土司制度。据此可知,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开明平等B.因地制宜C.以民为本D.垂直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