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菜
C.文化知识逐渐普及D.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2024-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乾隆帝曾说,“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盲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这反映了(     
A.内阁已无积极作用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相权遭到空前削弱D.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024-01-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清朝统治者在撰修官书、律例等书时,十分注意其他民族文字的使用, 如历任皇帝实录都有满、蒙、汉三种文字的稿本。 为此, 清廷特地撰修满、藏、 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此举推动了(     
A.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B.大一统国家局面的形成
C.各地语言文字的统一D.官书及律例等书的撰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为部分文献对17世纪苏州的描述。这些描述反映出当时的苏州(     )
内容出处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神宗实录》卷361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明神宗实录》卷361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A.贫富悬殊严重B.社会矛盾尖锐
C.土地兼并盛行D.雇佣关系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生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A.君主专制加强B.国家疆域奠定
C.商品经济发展D.文学成就显著
2023-09-16更新 | 344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王守仁C.黄宗羲D.顾炎武
7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了。

材料四   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摘编自尚斌《中国儒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①和②分别是谁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请写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他”是谁?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认识。
8 .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因直接领导六部而政务繁忙。为解决此问题,逐渐形成了一个常设的辅佑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它是(     
A.内朝B.参知政事C.军机处D.内阁
9 . 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小秦同学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分类整理,罗列出以下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体现的主题应该是
①秦朝设立丞相,位居百官之首②唐朝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实行集体宰相制
③宋朝设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等,分散相权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A.丞相制度兴衰B.郡县制度沿革
C.科举制度演进D.君主专制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