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清朝中期的科学家阮元在其编撰的《畴人传》中,不仅辑录了275位中国优秀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历法家等的资料和主要研究成果,还对41位西洋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来华传教士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主要缘于(     
A.西学东渐的强烈冲击B.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C.异域文化的强势崛起D.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他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在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2024-03-05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2
3 . 据史料记载,清朝某一时期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山西等20多个地区已经种植玉米。这一时期最早可能出现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道光时期
4 . 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还提出“疾耕”与“通商”并重的主张。这些主张(     
A.折射出了社会转型的趋势B.否定了儒家伦理道德
C.体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嬗变D.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
2024-02-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明朝后期以来,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书中首创的几何术语如点、线、平面、四边形等沿用至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对外政策开明开放B.儒家经典远播海外
C.东西差距逐渐缩小D.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2024-02-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中期以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政府在大力推广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同时,还实行货币地租,明万历年间,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赋役货币化。据统计,至万历末年,御用消费、土木工程、官俸支出等项目均已折银,北方各边的年例银也增至每年近500万两。晚明时期,在扬州业盐的秦、晋、徽三系商人,资本总计不下3000万两,“藏镪(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并出现了从事羊毛生产和经营蔬菜副食品生产等类型的专业市镇。

——摘编自王潜《晚明经济因素与晚明社会变迁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新现象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4-01-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清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派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治理措施所体现的特点是(     
A.军事占领B.武装斗争C.反抗压迫D.因地制宜
8 . 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2024-01-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学生在查阅清朝前期的历史资料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台湾府”“伊犁将军”“雅克萨之战”“《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理藩院”等。由此看出,该学生学习的主题是(     
A.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中国明清时期“有增长无发展论”,从而把“停滞论”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特别是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了明清社会经济“过密化与内卷化理论”,认为明清社会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元质变,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变化。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先生指出,中国历史“停滞论”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不变没有发展,自身不可能产生近代性因素。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及转型障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修改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